|
关于学习研究教育我对智育的几点看法
这些年学习研究教育,有一个关键词是“评价”,后来我发现仅用分数评价教育是非常狭隘的,甚至有害。十几年中不断认识反省,其中对智育的发展认识也是由浅入深,特别结合自己的人生过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有许多人认为,德、智、体、美,智育第一,有话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还有些人能够引经据典说马克思曾经有过这方面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智育,他们把教育理解为3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智育。马克思、恩格斯对智育的重视是建立在对科学知识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他们认为,知识是社会物质生产延续的媒介,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知识是精神生产的杠杆,是人类自身解放的必要条件。
对智育的重视是建立在对科学知识深刻认识基础上,如果理解为“智育第一”,德、体、美处于次要地位,那就有失偏颇了。
这些年的“应试教育”就是打着“智育第一”的旗号,在一定程度弱化德育以及其他,也是对智育的误解。从2001年之后教育部推行课程改革,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又有人把课改也演绎成“智育第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说:“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因此也不能把新课改说成“智育第一”,新课改的精神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改本意更加符合“对智育的重视是建立在对科学知识深刻认识基础上”论断。
人类知识体系形成、发展已经数千年,近100年文化、科学与技术进步特别快,基础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提出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思。
有了新课改,并不是就不要德、体、美。而是通过智育的实施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近30年教育发展现状,对于智育发展始终有不足之处,这是文革之后,走出“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无用论”之后的另一种极端。主要有这几种形式,几乎都打着“智育第一”的旗号。
1.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饱受诟病,有一点必须搞明白,应试和应试教育不是一回事,应试教育形成的机制是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于是形成整个基础教育全过程都在为应试做准备,这是一种极端;即便走出应试教育,还是会有考试的,应试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废除应试教育并不意味废除应试,这是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
这几年国内一流高校的基础教育学校挑选学生已经逐步走出一考定终身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自主招生模式,挖掘有能力学生,高素质学生,并不太在意高考的分数──这对于以应试模式的教育的冲击将是直接的,也是致命的。
这种改革刚刚起步,并不完善,质疑者颇多,这很正常。有人说以分录取是中国仅剩下的公平。若如说以分录取是一种公平,那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更大的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动议最早出现在解放初期,受到教育学者的批评,认为过早专门化并不利于全面发展,并会造成知识的不完整。但在应试教育推动下,基础教育后期的文理分已经有许多年了。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已经看的比较明显,并由此造成学生知识很不全面。例如这次日本地震形成核电厂的核辐射,文理分科之后,文科不学物理,核物理在理科又是选修课,高中毕业生对核辐射了解甚少。今天高中的毛入学率早就过50%,但是国民对核辐射的了解,甚至居民对自己食用的是什么盐都了解甚少,说明国民起码的知识都贫乏。
3.“奥数”以及一些竞赛
“奥数”本来是一种激发基础教育后期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竞赛活动,结果中国从小学开始就搞“奥数”,中国“奥数”学子3000万。原因就是把“奥数”和升学挂钩,这违背中国数学会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精神,并加重学生与教师负担。最终让兴趣竞赛蜕变为一种捞钱的产业。兴趣竞赛最好产生于教学过程,外部力量推动竞赛即便不跑偏,也不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竞赛游戏意义更实际。
4.珠心算
珠心算是一种计算方法,对学生智力开发有很大益处基本是一个骗人鬼话。珠心算作为一种方法,不断重复强化练习之后熟练的程度提高了,智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作为一种计算方法,中国数学会在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数学的教育要体现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就在这个建议中,举了一个例子,这是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两位数加法。例如17+25,可以用竖式子计算,也可以用其他的办法计算:
17+25+10+20+7+5=30+12=42;
17+25=(17+3)+(25-3)=20+22=42等等。
数学学会认为所有的办法都应当受到鼓励。笔算,心算、珠算、珠心算,包括计算器都可以提供计算方法。那么笔算是计算方法的基础,这是数学教育关于计算方法的起步点,也是必须的,不能被忽视。
5.智商早期开发
智商:心理学智力测验术语。即智力商数。智商所关注的是一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后天智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关于智商也有一些误区,一个误区认为智商是先天的,另一个误区是智商开发越早越好。
实际上人与人的智商差异不是太大,智商特别高,或者弱智是极个别。如果出现较大差异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智育。心理学家认为孤僻、胆小、学习成绩太差、成绩极度不平衡等症状的儿童可以进行智商测试,然后让心理专家对孩子欠缺的某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但不必让孩子知道测试的结果。
如果把心理学家对孩子欠缺的某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理解为智商开发越早越好那也是极大的误解。
新课改在落实的过程中涌现许多新鲜的经验,基本都是落实在课堂中,毋庸置疑,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而且教师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传统课堂中的缺陷是只有老师的主动地位,没有学生的积极性,灌注式的课堂就是这样一种,许多年一直受到抨击。
课改之后出现了课堂中由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课堂中也出现师生的积极互动,以及学生的各种积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这是积极的也是有效的。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课堂出现通过反复训练考试,用这种机械的方法强化学生学到的知识,这种方法是以应付升学的需要,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以应试为目的。
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是教育评价,如果仅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评价的依据是不科学的,这是当今教育的积弊,而且非常顽固。一些实现课改的学校,对于课改的评价最终还是落实在升学率考核。这种评价方式就很难实现课改的真实意图。
智育发展途径并非课堂,并非考试,并非升学率。还要涉及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果把知识比喻为“鱼”,“授人以鱼”是最低层次的智育;“授人以渔”是较高层次的智育;“授人以渔”之外还授予“授人以渔”的思想方法,这是最高层次的智育。
仔细体会如果不能实现最高层次的智育,新课改的意图是无法实现的。仅仅“授人以渔”是没有办法实现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过去一贯强调课堂中贯彻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如果仅仅是口号、说教,那么也达不到第三个层次的智育,新课改的目标就要走出形式主义,说教,口号式的改革。
有人提出关键是教育评价方式要改革,我觉得完整的教育评价是需要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一味纠缠教育评价往往会顾此失彼。任何考试成绩,都只能是现在时,智育对人一生的影响的时间很长,甚至还要包括终身学习,纠缠现在时的评价是一种教育短见。
有一个教育家说的好:“分数是暂时的标志,知识是永久的财富。”分数不能不要,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是一个现在时,也是局部,因此教育评价决不能唯分数。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还说:“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如果课堂教学就是为将来生活的预备,或者说就是为升学做准备,那么一定是适得其反;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生活,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