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00:05:54 | 只看该作者

作业:
1、默写第一单元字词看拼音写词,自己批改。
2、自己设计课文填空。
3、读第一单元课文。
4、背诵复习内容。


1月 日 星期 复习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默写第一单元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第一单元。
一、容易写错的字。
崇、涌、塑
二、容易读错的字。
浸透(jīn jìn)  塑造(sù  suò)      紫袍(báo   páo)      
烦恼(nǎo   lǎo)    衷心(zhōng  zōng)   编织(bīn  biān)
三、解词。
1、用"春晖"比喻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朝霞"比喻教师的教导像早晨的霞光,给我们带来光明、美好的新的一天;"春蚕"则让人联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它喻指辛勤劳动的老师;"理想的丝线"是用来比喻教师辛勤劳动的工作成果;"甘露"用来比喻教师付出的心血;最后把学生比喻成"茁壮的新苗"和幸福开放的"鲜花"。
2、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3、半轮—— 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五、课后题。
四、积累运用。
名句归类
劝学类: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惜时类: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送别类: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天: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爱国类: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友情类: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业:
针对错字、默课文改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00:05:59 | 只看该作者
那永远失去的
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我们全家要迁到南方,队伍中再也没有小燕的身影,她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我和小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等我睁开眼,只见在空旷的路边,躺着湿漉漉的小燕。她的头无力地倒向一边,身体旁边留着一大摊血迹,细雨温柔地拍打着她。

  我急了,很快靠近了小燕,小燕的身体还是热乎乎的,于是我说:“小燕你别开玩笑了,雨大了,我们该回家了”,可是不管我怎么呼唤她,小燕却不再理睬我,静静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我急了,猛然张开双翅对着小燕拍打起来,希望把她打醒,可是一切如故,她仍然没有反映,慢慢的小燕的身体开始变凉的,雨水不断打着她的躯体,我大叫一声,叫声直穿云霄。
  不一会儿,妈妈飞来了。妈妈对着地上的小燕叫了两声,用翅膀摸了摸小燕的身体,然后用身体紧紧靠着它,想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小燕冰凉的身体,然后把脸靠在小燕的头上,可是小燕却听不见妈妈的呼唤,也看不见妈妈的抚摸。细雨打湿了妈妈的羽毛,可妈妈一点也不在乎,小燕还是一动不动,我看见妈妈的眼里全是泪水,全是哀伤。
  天空灰蒙蒙的,下着细雨,马路上是我们一家三口,一只躺着,两只站着。我们不再呼唤,只是等待,默默地等待,等待小燕的睁眼,等待她的起飞。过了一会儿,妈妈绝望地转身对着我叫唤着,:“走吧,孩子,小燕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终于,我们慢慢地离开了小燕。猛然间,我回过头,久久地凝望着地上的小燕。然后飞走了…  
  小燕离开我们已经一年,我失去了一个最可爱的姐姐,爸爸妈妈失去了一个好女儿,我要对人类大声呼唤:别再伤害我们鸟类,给我们鸟类一个完整的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3: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