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案例分析:《想象与现实的混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8:3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正在吃饭时,范老师生气的对我说:“尹老师你看,昨天明明给她吃药了,结果她一放学见到妈妈的时候却说‘老师没有给我吃药’,这孩子怎么这样撒谎?”我回头一看,文文表情悲苦地望着我,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我一笑,对范老师说:“没关系的,她也不是故意的,咱们下回不会这样做了,是不是?”文文赶紧点头应是,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分析:

为什么孩子说谎我却不批评呢?随后,我也与范老师沟通了这件事,孩子的说谎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撒谎,一种是无意撒谎,文文很聪明,我不认为这个孩子会在这么容易揭穿的事情上有意撒谎,我认为她是无意的,所以范老师没有必要太过在意这件事情。

幼儿有时很容易将时间、空间的概念混淆,例如昨天的事他会当成今天的来说;例如玩过家家事,将假象的食物装作吃掉;与不存在的伙伴自己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里的事情套到自己头上,说出一些奇异的内容;例如把看过的故事角色代入到自己身上,感同身受的认为自己在角色中的场景;或者到了晚上,不进被子,非说被子里有老虎。你说没有,孩子却好像真看见一样。当幼儿惧怕什么或希望有什么时,又不能摆脱它或得到它,便会以想象来代替现实,从而取得心理平衡。如果你说被子里没有老虎,孩子会觉得我明明看见了嘛。事实上,他是白天在动物园或者书籍、画报上看到的。这个时期幼儿的想象就是这样,既容易与现实混淆,也容易脱离现实。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这些都是孩子在发展阶段上可能会出现的现象,不能认为孩子是在说谎,以上这些都属于“无意撒谎”。

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关系,对事物反映的精确性较差。我们成人由于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作基础,所以对事物的属性就能抓得比较准,能够客观的反映事物。而幼儿感受器官的发展还不协调,更不完善,又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反映容易走形。圆的说是方的,红的说是白的,是常有的事。这是幼儿缺乏概念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必要的知识经验的缘故。学龄前儿童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会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在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后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但是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属于幻想型撒谎。
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老师、父母应该满足孩子想象力方面的表现欲。鼓励孩子自编一些故事,或者经常与孩子玩假扮游戏。如:可以将家里的一些玩具作为道具,可以把一些童话故事续编等,使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地释放,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这会损伤孩子的创造与想像意识,但是也要告诉孩子“虽然不是真的,但是你想的小故事可真好听。”因为对孩子的表现听之任之,会使孩子习惯性地将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导致孩子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隐患。总之,幻想型撒谎往往没有什么目的性,有时是很即兴、很随意的,对于这类孩子应注意启发与引导。

只要不是为了逃避惩罚的撒谎和行为性撒谎,我们都没有必要太过于重视,我们要理解孩子、善待孩子的想象。给予幼儿一点点想象的空间,让他在他愉快的“世界”里编织自己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逐渐步入社会,这份美好的童真就会慢慢消失,多给孩子一些时间,编织他们童年的“梦”吧!正确引导、帮助孩子们度过“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时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07: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