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把学生当成做题机器
文/吴非
今年中考结束,南京有家报纸在头版刊登《中考状元:成功秘诀在于做题》,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状元”的原话,但多数教师对这篇访谈甚不以为然。只要对教育教学稍稍作点研究,就能看出,这个学生虽然考试能得高分,但她未必了解什么是“学习”。目前的考试制度与检测方式,让只会做题的学生得了便宜,仅此而已,并不表示这种学生有出众的学习力。
有位高中化学教师上课用半节课给学生讲解“为什么”,可是有些学生不耐烦,他们只想知道“是什么”,然后开始“反复练”。这位化学教师说,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个思维过程比结论重要,欲速则不达,如果现在不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以后很可能缺少这样一个经历。然而,在应试教学下,学生判断选择的依据,是“高考会不会考到”,——你为他的智力发展着想,他只想为高考得分考虑。这种学习观,倒是与部分教师的应试教学观是匹配的。有相当一批学校,根本不在意学生的未来,而只是考虑高考或中考,因为社会评价标准是“成王败寇”,学校也就顺流而下,教师乐得不动脑筋。
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让学生习得方法,变得聪明,举一反三,有创造思维;如果 “以练代教”,“以练代学”,试图通过超量作业让学生“存储各种题目及解题方法”,把学生变为“做题机器”,是愚蠢的做法,也是非人道的教育。学生从小终日做题,他还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呢?他又如何能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呢?
1983年,有位资深数学教师对两位初中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了跟踪比较,因为乙班家长提意见,说甲班老师“负责任,每天改那么多作业”,乙班作业少了。调查分析的结论悄悄传开:甲班平均每天27题,学生用时90分钟,乙班平均每天4题,学生用时50分钟;甲班的27题,多重复,随意性大,意在“反复练”;乙班老师注意思维能力培养,每天有一道“比较有意思的题”,目的是让学生多动脑子。而由于陈旧保守的检测方式不一定能显示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爱数学的学生不一定能有优势,不爱数学的学生不一定考得差,评价结果乱了,为“保险”起见,一些教师和家长纷纷选择“多做题”,这种错误的选择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影响了后来的教学改革。
这个案例给我的印象极深,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应当讲究培育智慧,把学生作为可以发展的人去教育,而不是当作机器一样去“设置”;机器也会疲劳,也会损毁,何况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