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 10:24:21
|
只看该作者
2.我的责任
备课资源
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责任意识相对较弱的情况,教学中侧重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在教材呈现上,注意体现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形式切入,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并注意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辨析,提高道德认识,同时适当地进行行为指导,注意道德教育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同时,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育格言】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梁启超)
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高尔基《蟑螂的故事》)
当一个作家深切地感到自己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时候,这就会给他以美和力量。——高尔基《文学书简》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全心全意位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它是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江泽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考验,是对文明的至诚。它表现在对整体,对个人的关怀。这就是爱,就是主动。 (穆尼尔.纳素)
A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过程与方法: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二、【学情分析】: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或者是望子成龙心切,竟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洗脚等,家长包办过多,孩子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班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习用具随便放在桌面上而没有收回文具盒、随地丢垃圾等,这些情形既反映出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又反映了学生没有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缺乏责任心。当然孩子有时也表现出各种尝试的愿望,他们想自己洗头、帮家人干家务……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可由于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家长不够放心,因而扼杀了孩子萌发的责任心。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责任心,针对孩子的现实问题,让他们感悟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激励他们承担责任的积极性,学会做人,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四、【教法与学法导航】:
1、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2、创设情景,烘托氛围。
3、利用资源,直观教学。
五、【课前准备】:
课件、生活记录卡等。
教学过程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我是谁”大家已经知道了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所,他的角色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第二课“我的责任”。
板书:第二课 我的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这个道德谁都懂。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事情该谁做。
板书:一、这些事情该谁做
课件展示(房间该谁收拾?书包该谁收拾?家务该谁来做?教室该谁打扫?)四幅图片。
这些事情该谁做?
踊跃发言,房间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 ..........
同学们表现很好,都很会做事情。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观察一天的生活中家里人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记录下来。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记录,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并一起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会做的。说一说,对于会做的事,自己是否做了。
做饭、洗碗、洗衣、送自己上学、买米、买衣等。会做的:洗碗、洗菜、整理房间等。不会做的:买菜、看医生等。
同学们很勤劳,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请同学们归纳、思考一下,在不同的场合,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参与做的?请同学们上台写。
小黑板出示:我该做什么?1、在家里: 2、在学校班级里: 在社会上:
学生在答题卡上认真地写。
板书: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应该积极参与。
同学们很会做事情,都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事的道理,就应该积极地去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呢?
课件展示三幅图片。
板书:我们的好主意。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我告诉妈妈,认真一点,多洗几次就干净了……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办法。请大家谈一谈有没有和图中同学类似的情况,同桌互相讨论,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我洗自己的衣服,妈妈担心洗不干净。我学着大人洗衣的方法,洗干净了再让妈妈检查……
板书:先拿了拿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与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商量一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既做好了事,又锻炼了自己。在家里,在学校里,我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我们都来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板书:给自己找岗位。
课件展示找到岗位的四幅图片。
还有其他岗位吗?下面我们在班里找一找自己的岗位。找到后,要制订你的计划,并宣布一下。
擦讲台,擦门窗等。
同学们都很热爱劳动,热心为同学服务,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回家与家长商量一下,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一做(例如扫地,饭后收拾碗筷)。
板书:要适合自己,力所能及。
总结: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在不同的生活场所当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 )做;不会做的事情( )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 )都来做。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 )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 )。
二、问答题。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在家中主动为父母分担了哪些责任?
【板书设计】:
我的责任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教学反思】:
《我的责任》这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会的事情大家都来做,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一、吃透教材,摸透学生,理清思路。
教师能联系本课教材的前后内容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为灵活运用教材做好铺垫。透彻分析三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和家长如何对待学生的责任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充分体现了品德培养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学科基本教学理念,注重拓展教学时空,组织生活实践, 努力使品德课与学生生活接轨,真正做到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二、讲究策略,前伸后展,形成责任。
做好课前延伸、课后拓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在课前活动这一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以下活动:“观察,并记录在一天中,家里人为自己做的事,自己为家里人做的事。有条件的,可拍成录像。”这一活动的安排既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理念,也为实现本课的活动目标捕捉了学生身边最现实的素材。发放《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情况登记表,指导学生承担任务、承担责任。让学生体验实践,更是体现了品德课程源于生活,指导生活的特点。
三、贴近生活,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首先,老师在“创境导入,感知责任”这一环节中,老师把自己昨天所做的事,拍成了录像,让学生观看。老师是学生最贴近的人之一,通过观看录像很快拉近了课文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同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模拟体验,让学生感知在家里、学校、社会的各种场合,哪些事情是自己要做的、哪些事情是自己要学做的,哪些又是要大家一起来做的,在整节课的活动过程中,突显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亲历、体验、感悟”的特点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特征。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体现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多媒体课件使用七次,做到适时、适量和适度,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对课堂教学将收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体验活动,采用讨论、面对面交流、演一演等活泼多样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同学们互动参与和相互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教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