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3: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毕 然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老人与海鸥》

年级

六年级上册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执教者

毕然

单位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

乔亚孟、刘天华

单位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小学语文教研室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关注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
教材是阅读教学中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重要载体。对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钻得深不深、吃得透不透是决定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从“文”与“意”两个方面研读揣摩,用足教材,巧用教材,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二、尊重学生阅读的认知心理。
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在阅读中采用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是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如果学生提出的是统领性、全局性的问题,则可以“疑”为线索组织教学,让学生边解疑边感悟。这样既简化了教学环节,又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的课堂参与既有参与的广度,也有参与的深度。
三、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读书是阅读的重要标志,也是阅读教学中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手段。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学科特点,重视读,追求悟,明确读的目的,讲究读的方法,体现读的层次,要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捕捉语言信息,在默读思考中探究语言内涵,在品读剖析中感悟语言技巧,在朗读体味中升华语言情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组“人与动物”单元中的首篇课文。文章结构清晰,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老人喂鸥、唤鸥、谈鸥等场景,表现了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的情感;第二部分通过海鸥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表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
从文章表达的情感看,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与动物之间浓浓亲情绘成的动人画面。老人的过世固然让人感伤,但作者想留给我们的并非是悲凉,文章的结尾是温暖人的,给人以余思的,怀想、感动、思考,这丰厚的回味远胜于一时的震撼。文中蕴藏的丰富情感需要学生悉心体会。
从文章的表达形式看,作者的笔触自然流畅,看似真实的描摹,却句句藏着情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转化成形象的画面,将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另外,作者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也值得学生细细揣摩品味。
学情分析:
通过试教时对学生的调查以及对质疑的分析可以看出,动物有亲昵人、依恋人的表现,学生是理解的,甚至也有感受,但那种超乎寻常,“意想不到”的情景,他们未曾见过,也最打动他们。故而,以此为突破口,能够调动学生情感,深入学习,探寻为什么会发生文中所描写的那样意想不到的事情的深层原因。从另一个方面看,人们喜爱小动物,学生也是理解的,甚至自己也这么做,但老人对海鸥的那份像亲人一样的挚爱却不易理解、发现。这一难点的突破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对老人描写的细节之处,用心感受语言文字,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入手,再引导学生关注老人的眼神,以及老人与海鸥构成的和谐而温馨的画面,由此学生的阅读就深入了,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式与手段:
1.以学生的质疑解疑、自读自悟为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与思考。
2.设计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感染。
3.品词析句,体会重点词语、句子表情达意的效果,加强语言训练,提升学生情感。
4.适当引入相关资料,课内外结合,丰满文中人物形象,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技术准备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准备电子演示文稿、音频资料、图片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乐谱、吉祥、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品读、引入资料等方法,体会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句段,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一般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动物的文章。


2.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
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3.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一起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说出学习过的描写动物文章的课题。(《猫》《母鸡》《白鹅》……)




















齐读课题。


温习旧知,并与新知产生联系,对本组课文的主题有初步感知。


二、初读课文
扫除障碍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扫清字词障碍,重点订正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对文中词语意思的理解。




自由出声读课文,给读不准的字做出标记。


指名读、自由读易错字。如:塑(sù)料、旋(xuán)涡、照片(piàn)等。


小组交流,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抑扬顿挫、乐谱、吉祥等词语的意思。


培养自学能力,扫除文字障碍,为学生形成对课文清晰、流畅的认识,以及下一步练习快速阅读打好基础。
三、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试着说说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1.按要求自主学习。
2.课堂交流。


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练习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整体感受
提出疑问



请同学们轻声读书,想想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并把读后产生的问题标注在书上。


1.自由读书,边读边思考,做标记。
2.小组交流讨论,互助解疑。
3.全班交流,谈感受,并汇报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引导学生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受,促进个性化阅读。
通过学生质疑了解学情,小组互助解决个别问题。
梳理集中问题,及时调整第二课时教学,以使教路与学路统一。
五、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和红嘴鸥的资料。






复习巩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丰富对文本认识的意识。
第二课时(现场教学)

板书设计:


亲昵

相伴


企盼
老人与海鸥
像亲人一样


瞻仰

送别


守灵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谈话导入
整体回顾



1.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整体回顾: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齐读课题。




快速默读课文,重现文章大意,大体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回忆文章主要内容,形成整体认识。
二、质疑导学
感悟亲情



(一)激发情感,引导质疑
1.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2.引导质疑:面对这样的情境,你有什么问题吗?



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课后练习第2题)












(二)阅读释疑,感悟老人对海鸥的亲情。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出自学要求: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内容能够解决你的问题,把重点语句画下来,还可以在空白处批注下你的感受。


2.组织小组交流讨论。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交流自学收获。(巡视小组学习情况,与学生交流,随机指导。)




3.组织全班汇报分享。随学生发言点拨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词语与句子,发现各段落内在的情感线索。
主要运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1)品味细节。通过老人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体会他对海鸥无微不至的关爱。


三名学生分别读151617自然段;其他同学听读回想最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一幕。




思考。
质疑。
























1.默读。
2.思考。
3.做标记、批注。
4.朗读批画的句子。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举手谈感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指名回答时,先读找到的语句,再谈自己的认识。
2)聆听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学时忽略之处。




根据第一课时学生谈整体感受时的情况,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最集中的问题引入新课学习,顺学而导。






梳理学生疑问,形成本课核心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解疑与感悟相结合,展开学习过程。










顺应学生思路和最初的认识水平,从学生容易发现的老人对海鸥的关爱入手,抓住文章情感脉络。




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扩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




构建大板块、开放式的教学设计,顺学而导。




2)丰富画面。通过勾连上下文的理解、朗读,使语言活化,使有声有色的画面不断丰富起来,从而感受老人与海鸥的和谐情感。
3)情境朗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内心感受,提升情感。
4)抓住文眼。从初步、概括认识到通过多个场景丰富深化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回应核心问题。


4.穿插引读。


























(三)回读难点,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亲情。
1.请学生读海鸥送别老人时的三个片段,引导思考:此时回想这个场景,你还觉得不可思议吗?








2.引导思考:在老人的遗像前,海鸥做出了什么举动,让我们感觉到它们就像人一样悼念自己的亲人。
3.与学生配合读第16自然段。


3)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抓住细节描写,深入思考。
























1读: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生齐读:人鸥构成的和谐画面。
2读:描写老人亲昵地呼唤海鸥的句子。
生齐读:人鸥构成的和谐画面。
师读:描写老人用企盼的眼神望着鸥群的句子。
生齐读:人鸥构成的和谐画面。






115自然段。
216自然段。
317自然段。
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男生读:海鸥像是瞻仰老人遗容的句子。
通过老人与海鸥相伴的场景,品味重点语句,进行语言训练。以此为支撑深入理解“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一句中的情感意蕴,并逐渐拉伸、清晰,成为全文的情感线索,成为带动全文的“文眼”,将解疑与感悟自然结合。






通过引读,将老人与海鸥构成的有声有色的画面从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的画面,将自己的理解、感动灌注其中,感悟其中蕴涵的有情有义的人鸥亲情,为第一部分找到情感的注脚,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理解此时海鸥是在向老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它们的举动让人意想不到却也在情理之中。对之前学生的质疑做一个解疑的小结。


强化海鸥对老人也像亲人一样,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4.引导想象:亲人离去了,面对他的遗像,海鸥在大声鸣叫中像是在说……


女生读:海鸥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句子。
师读:本段其他部分。


展开想象,与老师配合说。




掀起一个情感的小高潮。




尝试运用展开想象使描写生动具体的表达方法,在此处再使情感上一个台阶。
三、回旋画面
留有余思

1.我们真的愿意相信,冥冥中有一种共通的语言,海鸥的话,老人听到了;海鸥的心,老人明白了。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2.老人的心里是怎样的鸥群呢?






3.与学生分享作者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思考,播放文章作者邓启耀先生的录音。


4.总结:那有声有色的画面会永远定格在我们心里,展现在我们眼前。
学生读: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学生齐声背诵第三自然段人鸥共同构成的和谐美好的画面。




倾听作者的心声。












语言积累,并掀起情感的高潮,将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画面印入学生心中。




在课的结尾处,通过作者的话又引起学生对文章中深藏的哲理的思考。让学生留有余思走出课堂。
四、搭设平台语言实践

布置作业:
必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句子抄写下来。

2.把读这个故事的感受或是听了作者的话内心的感想写下来,与作者交流对话。




选做:
阅读原文《寂寞鸥灵》。






进行语言积累。


通过上网发帖或是写信的方式,为学生搭建真实的与作者心灵对话的平台,课内外结合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并暗示给学生一种语文学习的方法。






通过阅读原文丰富认识,拓宽认识文本的视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