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1:3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很高兴你们来参加这次家长会。首先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和老师工作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和我们班的54名学生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说实在的,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把孩子培养成材也是家长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共同的愿望。学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也是如此。今天我就借这次难得机会向各位家长汇报:
一、认识三年级
      各位家长都知道三年级是一个爬坡的年级,这一年同学们要掌握的知识非常丰富。如果你留心看一下三年级的语文试卷,就会发现阅读理解、习作等知识所占的比分非常高。而这对学生们来说,恰恰是学习中的难点,每次考试失分最多的就是这几道题。再加上班级的拆分,学生的学习参差不齐,造成了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
二、班级工作。
我们班共有54名学生,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努力,成绩优异,学习热情高。语文老师,我对我的学生充满信心。但也不可否认,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还比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的配合起来,共同打造您孩子的美好明天!
(一)品德方面:我应该很自豪的说,我们班的同学都还不错。尽管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的德行都是好的。学生们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认真完成值日生工作,人人都想为班争光,在班里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学习方面:大多数同学勤奋努力,用心听讲,平时作业较好完成。但由于家庭环境,学习基础、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习成绩也是千差万别。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较差,平常听课容易分心,课堂上学习效率较低。有的学生作业写不完;有的常忘记做;还有部分学生写字太潦草,没有恒心、耐心,需要我们共同帮助,加以转化。
三、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还以下几点要求恳请家长朋友支持与理解:
您把孩子交到了我们老师的手中,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教给他知识与方法,教给他做人的道理。但因为班级人数多,所以工作中难免不能面面俱到。单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除了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外,家长的努力和付出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家长也应该积极的配合起来,做好以下工作,做到家校合一:
1、家长在家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安心、充分学习。
2、多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给以及时、充分地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有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要找家长就心惊胆战,撒谎应付,想必他也知道最近在学校表现不好。但实际上,老师也只想告诉家长,该学生最近在学校的表现,有什么地方要即使改正,希望家长和老师配合,一起努力,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3、由于孩子还是贪玩的年龄,希望家长经常询问一下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独立、认真、快速地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并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他事情的好习惯。
4、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应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孩子很努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我们该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样才能把他的成绩提上去,多关心他的学习情况。不光学习,其他方面也是这个道理。
5、本学期语文我特别重视他们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和课外阅读。因为三年级的课文内容更深奥了,如果课前不做好充分的预习,单凭上课听讲是很难有效果的。同时,三年级要掌握的知识更多、更难,课后一定要及时巩固,每教完一篇课文都要默写相关词语与课文段落。到了三年级,作文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学校,老师只能教给他们习作的方法,语言的组织就在于他们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家长与老师不可能代为写作。所以,给他们选择好的课外读本很重要。我规定每周写几篇周记,但总的看来作文的质量不算高,还要多指导,多训练,学会应用好词好句,文章才能生动、形象。
总之,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再加上同学们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最后再次谢谢大家!谢谢你们对老师及学校工作的支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