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渔歌子》教学设计pck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08: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田园生活,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翁卷、范成大、张志和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古老的乡村,田园的意趣。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张志和十六岁,举明经,曾献策肃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贬官,不再复仕,在湖州隐居五年,后来到会稽隐居,十载后再回湖州,写下千古绝唱——《渔歌子》,倾吐了他对悠闲生活浓浓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在本册第一单元中已接触过词《忆江南》,所以第二次学习写景诗词已有一点能力。学生在课内已学习了本组的前两首古诗,在课外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对于“田园生活”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田园生活的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
2.读懂词的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词的意境,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词的意境。
难点:
体会词表达的生动性。

五、课前准备
1.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描写春天美景的词语。
一、引——盘活经验,丰富表象
1、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看现在正是草长莺飞三月天,春天又来到了江南,我们第一课学过的哪一首词正适合在此时吟诵呢?(出示:复习背诵)谁还记得词有什么特点呢?忆江南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忆江南这样写景的诗词的呢?
2、归纳总结:读词
想景
悟情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唐朝的词人,他也来到了烟雨迷蒙、鸟语花香的江南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出示)谁知道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谁能借助拼音读一读。
现在我们就要拿起读词、想景、悟情这把学习诗词的金钥匙,来学习今天这首渔歌子。
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渔歌子2遍,然后可以找同桌、好朋友、四人小组等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2人)谁还想读(2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
(学生读得不好可以老师范读,也可以请好的同学范读)。
2.通过朗读,一定发现词中词中许多景物?请你在书本上圈一圈。
反馈:老师还发现有一个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在那里(钓鱼),是一个(渔翁),真是人在景中,融为一景啊。
3.这么多景物,请你再借助注释读一读,联系生活想一想,还有不熟悉可以提出来交流一下。
对这些景物,你还有不熟悉的吗?
预设:是啊,古人离我们太远,有些物品我们已经很少见到了,老师查了一些图片,大家看一看。
a箬笠:用箬竹叶和竹篾编成的斗笠,戴在头上可以防雨防晒(出示图)
b蓑衣 现代雨衣的功能
d鳜鱼(味道鲜美,现在正是吃鳜鱼的季节)
三、品——体会语言,感悟诗情。
1.这些景物,安静地睡在这首词中,请你静静地听,慢慢地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配乐朗读)请你先说给自己听一听。
反馈:(可叫2人)若说得不细,可引导:还有谁想说说最喜欢的画面呢?
你抓住一个飞字,想到了白鹭自由翱翔的姿态,这样的想象真美。
你用了颜色
你的鱼动了   你的白鹭活了
(用了姿态)
(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请你读一读 谁也向他一样读一读)
总结:刚才我们想象了最喜欢的画面,你能进入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整首词描绘出来吗?先说给自己听+指名范说(评价)+同桌说+指名说
2.是啊,词人真了不起只用了27个字,就把这所有的美景都展现了出来。我们也很了不起,通过想象把画面描绘的有声有色,现在让我们当回渔翁,走进这绵绵的画卷中(看录像请生自由读。)
3.此时,面对着这样美景,小渔翁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样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心情再美美地读一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08:08:03 | 只看该作者
四、议——研讨探究,解决疑难
1、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细雨不须归,风啊,雨啊,都来了,小渔翁,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预设a因为是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准备充分所以不想回家
    B因桃花美而不愿归, 链接李白诗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总是代表着仙境,世外桃源
    C因为白白鹭的美而不想归时,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总是飞得那么高远,
与大自然那么亲近,渔翁的心也跟着白鹭在蓝天碧水间翱翔啊
    D讲到鳜鱼时,设疑:是啊,这么肥美的鳜鱼,渔翁是不是钓了很多呢?
渔翁仅仅是因为景美而不想回家吗?这还和作者张志和有关系,他有一个秘
密,想听吗?张志和爱钓鱼,可他的鱼钩上从来不挂鱼饵,你有什么疑问?
这还得从它的生平说起(请你默读)
    2.读完了资料,我们想想,渔翁仅仅是因为景美、心情好而不想回到吃饭
睡觉的小家吗?
    3.是啊,在这首词中,渔翁的生活就是作者张志和所向往的生活,他放下了
名利,得到了他喜爱的田园生活。
4.远离了朝廷的,看着眼前的美景怎不叫他流连忘返?让我们也沉浸在这样的
美景中,尽情去享受吧(背诵全诗)(配乐)
五、拓——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1.补充词:以渔歌子为词牌名的作品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看资料,选择喜欢的一首读读,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2.其实词一开始创作出来是让人唱的,我们来听听渔歌子是怎么唱的,喜欢的同学可以跟着唱一唱。
3.课堂作业                  

Pck分析:教学中,我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时先引导学生找出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再引导学生想象色彩:如果你们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们会用上那些色彩呢?为什么?并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词中的画面。然后进一步引导“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你能把看到的西塞山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恍然大悟:原来想象不仅要用脑,而且要将视觉、听觉、嗅觉等融为一体,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徜徉于想象的海洋中,学生“未品诗先入画”,在画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并逐渐走入意境,这也为朗读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不必刻意讲解,学生就能在自由想象的空间中品味词中精华,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学生对于词中每一句画面的描述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但作为老师,我没能引导学生将这首词的完整印象作一次整理。在学生分句描述后,如果此时让学生闭上眼睛,重温浏览过的美景,将“身临其境”后的所看所想用语言描述出来,相信学生会更容易把握全词的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8 02: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