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公开课优秀《小草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高尚品格”为主题,一株小草,虽然弱小,但它是那样令人敬佩。《小草之歌》这是一首十分美妙大的诗歌。它写了小草虽然十分渺小,可是它不是向人们索取什么,可是它总是那样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它把祖国打扮得更俏更娇。赞扬了小草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大多9---10岁,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孩子毕竟还小,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我就要考虑让学生熟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对小草的无限深情,要保证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要多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要重视引导,多给学生鼓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诗歌,体会小草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小草虽渺小,但对人类的奉献很大。激发学生对小草的喜爱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3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18 13:35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品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一、导入
看似渺小的小草,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歌颂?让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小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歌颂赞美?边读边作简单的批注。
2、  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3、  集体交流理解:
问题一:小草为什么不感到惭愧和气馁?
问题二:小草向大自然索取了什么?
4、配乐朗读古诗。
三、总结全文
1、此刻你最想对小草说的是什么?
2、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一、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会比较浓厚。
二、  小组交流学习,集体交流,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起学生自主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音乐朗读,学生容易投入其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  从教师的总结提问中学生自己领悟到小草的精神。

通过学生品读自主参与学习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草虽然弱小,但它的精神却令人敬佩的目的。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17  小草之歌
渺小                    (防洪)
微不足道                (锁沙)
索取很少                (美化环境)
生命力顽强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以读代讲,让读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中悟情,肯定他们的成绩,提高自信心。
2、  学生交流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35:10 | 只看该作者
《小草之歌》教学反思
上完《小草之歌》后,感触颇深。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教学时我抓住诗歌教学的特点,以读为本。抛出自学提示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进入角色,按读有发现,读有感受,读有情感的层次,深入感悟诗的内涵,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朗读的快乐,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然后抓住小草防洪,固沙,美化三大特点来讲解,再回到题目,突出中心,环环相扣。但由于自己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还不够强,预设的内容过多,对课堂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我把握得也不是很好,所以时间感觉比较紧,在指导朗读方面也比较笼统,比如小草的自信应怎样读,顽强精神怎样表现,如何读出小草的蓬勃生命力。如果让学生自己讨论一下读法,或我进行范读,再让学生读,就可以深入感悟诗的内涵,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了。另外,我总感觉课堂上自己的激情不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致使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学生的内在情感没有充分的表现。语文课堂应该是有灵性的,我会尽量向着这方面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9: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