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7:2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分材析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 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一)默读 “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吃花生,谈花生)
     哪个是重点写?
  (谈花生)


详略得当。非重点一带而过。引出本文的重点难点。  

  (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
      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
       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
     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     鲜红嫩绿)
     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
      4、指导朗读
      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
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齐读。
    ②谈谈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8、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三、总结深化
      1、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齐读最后一节。(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二、三部分为本课重点。指导朗读恰到好处,教师通过课文和课件,让学生体会花生的特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发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点题精准。最后把花生的精神推而广之,号召学生向“花生精神”学习,做一个具有“花生精神”的人。并由此教授“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四、拓展阅读
P162-----165(必读)
v 阅读天地一:《玫瑰花》《虚荣的孔雀》
v 阅读天地二:《平凡》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v 阅读天地三: 《吃桔子》


总体点评:
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教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实践,在具体操作中“行得通”。
本次课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处理课文详略得当,对于课文的重点进行深入地讲解,并通过朗读指导和课件的运用,深化了课文情感目标的落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教室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涌现出很多奇思妙想,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22: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