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2 15:48:33
|
只看该作者
(二)、利用圆形纸片自主探究圆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你能发现圆内半径、直径有什么特点吗?
2、观察圆上哪两点之间的距离最长呢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动手画、折、量得出:将圆形纸对折后两次后打开,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从圆心到圆上可以画无数条半径,通过圆心可以画无数条直径。还会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 d=2r r=d/2。同圆内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通过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合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三)学习用圆规画圆、进一步认识圆。
1、你会画一个标准的圆吗?学生会说用圆规画。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画, 交流画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画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①、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的长度)从而确定圆的大小。
②、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确定圆的位置)
③、把装有铅笔芯的一脚旋转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让学生画半径2cm,3cm的圆,然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半径3 cm的圆大,半径2cm的圆小。也就是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让学生在不同位置画圆:在一张纸的中间画一个半径3cm的圆,在这张纸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再画一个这样的圆,怎么画?从而得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让学生画圆,是本课的难点,我抓住时机,以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首先随意画圆,总结出画圆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画出半径是2cm,3cm的圆,这样让学生把理论回到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画圆,达到对圆的知识的运用,课堂教学得到良好的反馈。]
(四)巩固练习,提高对圆的认识。
(课件显示)
(这几道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同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理解)
2、如果在操场上画一个稍大点的圆,你还能用圆规吗?怎样画?注意什么?
3、请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