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为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持续健康发展的拐点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政府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对完善全国中小学信息化环境,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应用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地区间、城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下一步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在中小学广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二是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提高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并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互联网、教学光盘等多种手段,用较低的成本将优质资源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教育质量。客观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可以明显看出,在基础设施、教育资源、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在研制过程当中。“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正处于启动和部署阶段,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程、项目即将实施。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调研、分析、总结,对推进“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成绩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方面是因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保障了各项建设工作协调有序推进。这些宝贵的优秀经验,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主导,创新理念,协调发展

  针对基础薄弱、地域广泛、差异显著等不利因素,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创新理念,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了对基础教育信息化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充分调动各级相关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体系,坚持统筹东中西地域协调发展、城镇乡村协调发展,在提升发展的水平和成效上下足功夫。这成为实现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也是我国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新跨越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政府主导开展的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以经济的成本在全国农村快速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花大力气解决了偏远地区长久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促进了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了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事实证明,这种工作策略在全国产生了良好效果。各省、地市、县,至各乡镇、学校,都把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工作重点,充分显示了“政府主导、协调发展”在推进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区域资金不足、师资短缺、设备落后、课程开设不齐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难题。各地中小学校中的信息化应用正从星星之火变成百花齐放,直到形成全国性的燎原之势,成效喜人。

  项目驱动,区域推进,评建结合

  根据战略全局和重点任务的需要,各级政府采用了以项目驱动、区域推进、评建结合的建设运行机制,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远工程)”、“教师教育网联”、“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都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办公室(项目组),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通过严格规范项目工程的实施行为,从项目规划、招标采购到建设应用的推进,对各个关键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项目工程的实施和应用的全面开展。与项目推进的活动组织架构相呼应,还采取了区域连片、整体推进的模式方法。通过营造良好整体氛围,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大范围地开展工作,大大降低了各个项目的建设成本。在区域推进中,一方面各个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百花齐放,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促进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有效解决了一些突出困难和难点问题,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发展,并使成果更好地得到了辐射和分享。

  同时,各个项目还将评建工作相结合,以评估促发展,制定了完善的建设指标和工作评价体系。评估不是目的,是手段和过程,是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推进器。在评价激励下,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通过以评估标准来考查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效,逐步形成了由硬环境建设的量化评估转向以应用为本的整体评价,引导各级部门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合理分配人力物力,为各级实施部门准确把握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目标定位提供了依据。国家通过评估,引导了各级部门准确定位,加强建设质量,改善信息化条件,规范项目管理,优化工作环节,促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和谐、持续的整体发展。

  实践导向,专业引领,深化应用

  应用是技术投入转化为教育效能的根本途径。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只有用好用到位,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改革和学科课堂,促进教与学的优化,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最终表现。专业引领、深入探索多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方式与应用途径,正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又一宝贵经验。

  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机制,在教育信息化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等方面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把建、管、配、用相结合,边建设边应用,推行能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各种应用方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个应用环节,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质量,切实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效益,促进教育现代化。通过在各地培育、树立的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先进典型,帮助各级中小学校找到了克服困难、推广应用的有效办法,在以点带面、促进应用深入开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还促进了优秀经验的交流和共享。例如,在农远工程中适时把工作重点转向应用,通过召开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开展远程教育应用年、大面积开展应用的培训、紧紧围绕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推进应用、创造典型经验示范带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应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将应用引向深入。通过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常规化,培养锻炼出一大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骨干教师,并形成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提高了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人才为本,注重培训,提升素质

  通过树立人才为本、人才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决定力量的观念,多种途径支持信息化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发展,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稳步发展。在过去几年中,各级部门深切认识到师资水平的关键作用,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队伍的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开展各种信息化教育管理和应用培训,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结构较为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信息化理念和实用技术的师资队伍,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各级部门从注重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入手,强化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逐步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这普遍提升了全国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主要反映在教师信息化意识增强、教师信息技能水平提高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比例增高,能够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学科教学中,灵活有效地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中,通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认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调动和发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电教、考试部门及相关机构的作用,加强协调和沟通,共同推进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同时,大力推进了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规范培训资源的使用,扩大了培训的受益面。加强对培训教材、资源使用的监管,通过建立严格、公正、透明的审核程序,形成有效机制,确保优质培训教材和资源得到广泛应用。加强对培训过程的质量监督,既重视考试,也重视培训,注重培训过程中考核和培训过程性评价,防止片面强调考试、培训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减少重复培训,严格按照全员培训、连续培训、教考分离、统一规范、个案处理等原则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教师切实从培训中受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2: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