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 品德与生活 | 年级 | 二年级 | 教材版本 |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 | 课题 | 帮帮残疾人 |
观察视角 | 二、怎么教 | 观察者:孙新华 网络班级 南宁小学思品班 学员 孙新华 |
观察视点 | 观察记录 |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 没有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问题,但是有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观察残疾人的生活,目的是为这一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 能,如为了让学生亲身实践残疾人的生活,让学生扮演只用一只手拉拉链和扮演盲人去自己的座位拿课本----产生共鸣----回忆课前观察到的残疾人遇到的困难----观看身残志坚视频案例----受到启发----明理细讲----得到感悟----呼吁社会:人人要关爱残疾人。 |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 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很到位,能有效的促使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确定回答问题的方向。但也有一些无效的提问,如不断的重复“对于残疾人来说”学生会自觉的说“很难”。 |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 能,老师示范了很多手语,也展示了很多有效课件,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我们都要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残疾人” |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 能。每次小游戏“训练”----观看身残志坚视频案例----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之难,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看课本内容,让学生说出帮助残疾人的理由----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先写,然后再畅所欲言---变式训练题(举例帮助残疾人方式方法不对的例子)---引起帮助残疾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 能够很好的进行当堂检测,通过提问不同的问题,评价不同的回答,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本课学习的主题。 |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 能。通过让学生进行“拉拉链”“演盲人”小游戏探讨残疾人的生活之难,从而让学生明白“帮帮残疾人”的必要性,接受“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的教学主题。 |
补充视点: | 多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事例,从中受到感悟。 |
教学改进建议: | 如果在课前准备时能发现学生生活周围有身残志坚的事例,能把身边的活生生的资源引进课堂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