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6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二、语文考试生活化取向之得失分析
语文考试与生活接轨是新课改以来语文考试中呈现出的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与发展,这种转变不仅使语文考试变得鲜活生动,而且强化了对语文实际运用的重视,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以上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做语文考试生活化取向的实践中一些可资借鉴的地方,在此不再赘述。下面重点以某些试题为例,分析在这一实践中所出现的某些需要注意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语文考试与生活接轨,首先必须明确语文考试所要考查的核心是什么,只有清楚这一点,把握好走向,才能使语文考试的生活化取向沿着一个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语文考试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生活化的试题必须立足于语文,而不能被生活或其他学科泛化,游离于语文,减弱语文考试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如:
(13)纳米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就连想象力极强的人也无法全部想到。请结合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联想和想象,设计一个运用纳米技术的科技小制作。(2004,青岛,第17题)
(14)要使建筑物防震,除文章介绍的方法外,还可有其他许多方法,请发挥你的想象,为建筑抗震房屋想一个方法。(2004,潍坊,第13题)以上两道题有着共同的特点,都试图将语文试题与生活相联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题目的要求却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语文学科的考查目标,难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另外,立足语文,体现语文的考查重点还与试题的评分标准存在一定关系。如:青岛2005年第6题给出一个师德建设活动的情境,要求学生选出一条自己认同的建议并陈述理由。此题的评分标准是“自己的看法要紧扣自己最认同的建议,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可见,其评价重点是在语言的表述上,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而达到语文考试的目的。
由于语文考试与生活相连已经成为大多数命题者的共同追求,所以在命制题目时,语文试题需贴近生活便成了命题者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思维方式与努力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一些刻意追求、为生活而生活的题目。如:
(15)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字幕中有书写错误,请你帮助改正其中的两个。
流方百世( )如屡薄冰( )不异而飞( )兴事问罪( )。(2005,辽宁锦州,第2题)此题所涉及的电视剧这一背景信息在此处的作用只是暗示学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应做个有心人,关注生活中出现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然而,对这道试题来说,这样一个前提并没有起到关系题意或影响学生回答的作用,反而可能成为学生读题时的一道障碍。
(16)东南电视台有一个节目为“天涯共此时”,它的开设受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热烈欢迎。请你写一段话并引用一句古诗词,通过此节目向台湾同胞表示思念或祝福。(2005,曲沃·阳城,第6题第5小题)此题主要是让学生用一句古诗词表达对台湾同胞的思念或祝福,这已经是一个很明确也很简洁的情境了,而前面所介绍的东南电视台开设的节目,似乎在题目中也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笔者认为,在努力体现语文的生活化的同时,试题内容也应简洁明确,重点突出,有所取舍,无须为达到试题与生活接轨,强加入一些对题目本身并没有实质性作用的陈述。
三、语文考试生活化取向的实质指归
在探讨语文考试生活化取向这一问题时,有必要深入思考语文考试生活化的实质。应该说,语文试题从生活中取材、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都只是语文考试生活化取向的某些外显形式,语文试题命制的出发点也应体现“为生活”。这就需要命题者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实践出发来考虑如何命制试题和设计试卷。
这种意识在一些国际测试中体现得非常鲜明。首先,以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阅读测试为例,PISA将阅读者可能遇到的阅读情境分为四种,即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为了工作而阅读、为了教育而阅读。测试从阅读者在真实生活中进行真实阅读活动时的状态出发,来确定阅读者所面临的阅读情境,并确定阅读材料的类别、测试的结构。尽管测试是独立于真实阅读活动的,但测试者力求还原阅读活动本身的生活真实。而我国的阅读评价却对学生真实的阅读活动关注甚少,使得“常态的阅读”和“考试的阅读”之间产生巨大落差。另外,以美国NAEP(国家教育进展评价)的母语测试中的写作测试为例,它按照写作目的的不同,将写作宽泛地分为三类进行评估,分别是:叙述性的写作、资讯性的写作、说服性的写作。这种划分方式也是从学生的实际写作活动出发,关注写作主体在真实的写作活动中的不同目的。我国语文考试现在特别强调淡化文体,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个性化地表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转学生作文要求的学术气,还原其生活味道和实践价值。
只有将思路转到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体察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最需要的是怎样的能力,才能更高效也更有益地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掌握最必需最有用的语文能力,这样的能力也便是考试的重点。
结语:语文考试的生活化取向是新课改以来语文考试中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语文作为母语课程的资源优势,拓展了语文考试的时空,显示了语文考试鲜活的生命力,当然,在对语文考试与生活接轨的探索过程中也难免出现某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恰当的分析与足够的重视,尤其重要的是,命题者必须深刻领悟语文考试与生活接轨的实质,如此,语文考试的生活化取向才能真正成为语文考试中一个持久稳定的走向。参考文献:(1)《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2)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第一轮新课程中考语文试题及优秀考场作文》,语文出版社,2004年。(3)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第二轮新课程中考语文试题及优秀考场作文》,语文出版社,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