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永远的歌声》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写了童年时“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文章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且前后照应,结尾点题,增强了感染力。
学情分析
1.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自读、讨论、交流,相信学生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对与老师发生的事情较感兴趣。
3.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不深,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
精神品质的方法。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词句,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第6至10自然段,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词句,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1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7 18:16 编辑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品读重点词句,感受师生情



























三总结全文





1.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文中描写这件事的段落。

.学习第三段
1.生默读,思考:在整件事的叙述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用“_____”画出来,并写下感受。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演一演: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画出描写老
师好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分别描写老师好在哪些方面?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三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一、理解: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


二畅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学生回忆本课所写的事

学生能准确找出段落



学生基本上能找出相应的句子,但写的感受较简短


学生基本上能领悟出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但朗读不到位。



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表演。








学生能找出相应的句子,但能回答出老师好在哪

学生没读出感情

部分学生懂得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学生大致能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



整体感知全文







抓住重点词句写下体会。



品味重点词句,感受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进行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体会老师当时的心情及老师对学生的爱抚之情。

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老师的好

提高朗读能力,以读加深理解。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反思从文中获得的知识、道理。


板书设计

            
     
                        
    ——   
     捉鱼             长相好     嗓音好
  童             有知识    有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8:16:3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纵观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我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此课有如下特点:
一、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整堂课,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学生的自读、品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地结合起来,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文章的韵味。如“我”和二牛干脆下水抓鱼的场面:(摸呀 捉呀 追呀 堵呀 )教学中学生读得平平,没有意识到这四个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在文中起的作用我就以声传情,以趣生情,以情悟情:这么容易摸到吗?摸就得仔细点——“摸呀”!摸到了赶快——“捉呀”!要不鱼就跑了!可是鱼太光滑了,吱溜一下跑了——“追呀”!鱼跑了你心里不急吗?太快追不上怎么办?——“堵呀”!通过这样一指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二、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读懂课文,在质疑释疑、交流探究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无论是在揣摩句意、感知情感,还是在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都能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造的空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三、“学生主体”和“老师主导”的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的教学让我充分认识到,课堂上应让学生人人都有话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都有收获。改变以往那种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陈旧形式,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本课教学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文章的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地说的过程中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不足是:本课教学内容的密度过大,超出了学生一节课的学习容量,使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少,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0: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