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读写一体24练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分 写作


一、观察练习
1、观察事物的制作过程。
  想一想,自己对制作什么东西的程序最熟悉(如做一件工艺品或玩具,做一道菜或某种小吃品,加工一样学习用品等),仔细回忆各个细节,按准备工作、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的顺序简要写下来。







2、观察事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过程(课外完成)。
  在家里做一次育种试验:选几颗种子(黄豆、绿豆、豌豆、蚕豆均可),先用水浸泡48小时,滤出后装在透明的塑料袋或塑料盒里,放在20-30度常温下,看它们是怎样发芽的。从干种子泡开始,借助放大镜每天同一个时候观察它们的细微变化,分别记下来。
3、观察研究事物的功用。
  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所以它的功用也常常不是单一的。比如砖是造来做建筑材料的,这是它的基本用途,是制造它的本意。它又有许多临时性的用途:路面积水,可以用它垫路;高处的东西难够,可以用它垫脚;有些东西容易被风吹起,可以用它来压;纸箱木箱直接放地面上容易受潮,可以用它来垫;可以用它在水泥地板上写字画画,当笔使;可以把它们排起来,当多米诺骨牌推;可以把它当作教具,讲什么是长方体;可以拿它当锤子砸核桃,甚至做防身的武器……照此提示,写一段话,说说白纸可以做些什么——注意从常用的开始。








二、分析练习:现象和本质(下)
【特别提示】
  对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要经过一个过程,这是一个观察分析、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完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喝什么水好


  有一家纯净水厂宣布:本厂不再生产纯净水,纯净水对人体有害。这让不少喝纯净水的人不禁大吃一惊:纯净水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害处?
  这要从纯净水本身的水质来看。我在网上查到一些有关纯净水的资料:纯净水在二十几道工序的净化过程中,把人体所需的钙、镁、磷、铁等有益物质滤掉,所以人体从纯净水中根本得不到任何有益的物质,而且纯净水成了一种“饥饿水”,会把人体中的有益物质带出体外。由此可以看出纯净水对人体无益。
  社会上对喝什么水还是众说纷纭。为了弄清喝什么水最好,我们学校组织一些对水资源感兴趣的同学拿纯净和天然水做了一次生物比较实验。
  我们用纯净水和天然水分别养鱼、泡豆子、泡蒜瓣。几天后,我们发现泡在天然水里的豆子已经冒出3~4厘米长的淡绿色嫩芽;鱼儿轻快地游来游去;蒜芽已有7~8厘米长了。而纯净水里的豆子有些只是膨胀,却一点也不发芽,有的只有1厘米长的芽;鱼儿不停地上来换气;蒜瓣已经发黄了,几乎快要坏死了。从这个实验来看,天然水中含有可供给动、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喝天然水比喝纯净水好。
  到底喝什么水好呢?这真是当今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不过,当今市场卖这水、卖那水,简直是五花八门,当你无从选择的时候,我倒有一个妙计,就是最好喝白开水。白开水既方便又实惠,还特别安全。
【讨论】
1、小作者是通过哪些方式认识到纯净水对人体无益的?
2、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喝什么水好了吗?为什么?
3、从纯净水和自然水的比较中,你怎样理解现象和本质?
4、小作者怎样使用举例和对比的方法说明?


始祖马演化为现代马


  人们形容健壮的马往往爱用“高头大马”一词。殊不知,马也是由小变大的呢!
  现代马是从始祖马进化来的。始祖马身高只有约30厘米左右,就像现在我们见到的狐狸那样大小。这种马生活在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初期,所以也叫始新马。始祖马背部弯曲,脊椎灵活,四肢中等长度。前足四趾,中趾稍大,第五趾小,第一趾消失。后足三趾,有一趾与五趾的残余。臼齿小,齿冠也低。始祖马以多汁的植物嫩叶为食物。这种马在漫长的岁月里,进化为中马。
  中马又叫渐新马。身高40厘米左右,前、后足不同于始祖马,变为三趾,趾与趾之间很宽,能全部着地,中趾开始发达起来。这种马又进化为原马。
  原马又叫中新马,生活在中新世的中期和晚期。这种马由于食物的改变(以含有矽质的干草为食物),臼齿转化为高冠,有复杂的褶皱和白垩质填充。由于在草原上生活,逐渐形成了快跑的能力,于是四肢变长,中趾增强,变成唯一着地的趾。再进化就是上新马。
  上新马,生活在上新世初期,身高约一米左右,前、后肢只有趾显露,第二趾和第四趾只剩下枝状的遗迹。
最后,时化到了真马,真马生活在上新世后期。真马体大,牙齿形成了高冠结构,单趾得到了发展,在趾端形成了硬蹄。
真马通过驯化逐渐形成了现代马。
【讨论】
(1)马的进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马的进化说明了问题?
(3)你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话吗?为什么?

三、表达练习
正题:我会________ 或 _________用处多
参考题:______的制作方法 小小________作用大
要求:先根据自己的认识优势选题,把题目填写完整,再按顺序写:选写过程的按程序的先后写,注意顺序词,如第一步……第二步……;或先……然后……再……最后……。选写功用,应由主到次或从一般到特殊。根据自己的见识或翻阅资料,可以加上注意事项之类的内容。600字以上。









[知识窗]


形似字的对话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巨”对“臣”说:和我一样的面积,你凭啥有三室俩厅?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丘”对“兵”说:你看看战争有多残酷,我的两条腿都炸飞了!
“占”对“点”说:哇!买小轿车了?
“旦”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们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木”对“术”说:你以为脸上长的都是美人痣?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课 在写物中表达感情


【训练目标】
1、在阅读中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作者在写物时表达感情的基本方法。
3、学习在写物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训练重点】
1、在阅读中能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在写物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


〖句段阅读及练习〗
  凤翅是烹饪界对鸡翅的美称,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价值颇高。龙穿凤翅是一款传统佳肴,成菜具有色泽红亮、味咸鲜醇正、质地嫩、离骨的特点。

(《川菜大师烹饪绝活》)


  ◣这段文字中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的____。表现这些感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鲁迅《阿长和山海经》)


  ◣这段文字所说的书刻印___,纸张___,图像___,但作者非常___它,所以把它奉为“____”。
  雨后,院里来了一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似的眼睛带着点要亲近我又不敢完全信任我的神气。我想到了:这是一只养熟的鸟,也许是从小便养在笼里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是别的孩子给扯坏了,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人。想到这里,我觉得很难过。一只鸟儿失去了翅膀,是多么可怜的事情。这只小鸟儿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可是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睛现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小的一只并不美丽的小鸟,它的举动和表情可露出了十分委屈和为难的样子。它要保全它那小小的生命,可不晓得怎样才能够保全。它对它自己和对人都没有信心,可又愿意从人那里得到些依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

(老舍《小麻雀》)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小麻雀怎样的感情,在哪些地方表现?写一段话。


〖文章阅读及练习〗

丑石



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蘑,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顽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这话中,“遗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丑石被从们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






第二部分 写作


一、观察练习
  1、根据提示的情境,回忆或想像相关的细节,完成下面两个文段。
情境提示:学校门口十多米外有一棵正对着学校大门的小树,每个同学出校门都见到它……
  王宁隔着书包,摸着里面的两张奖状,心里美滋滋的,他看到这棵小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元手捏着一份考不及格的试卷和老师通知家长访校的通知,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他看到这棵小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两段话,分别描写同一条金鱼。
  心情舒畅的人在欣赏它:



  心情烦躁的人看着它:



二、分析练习

野牛的自卫


  一天,一群野牛在山坡上吃着草。它们中间有个头健壮、高大的成年牛,也有个头还小的小牛。小牛们在牛妈妈的身旁撒着欢,牛妈妈也时常发出几声“哞哞”的呼唤,提醒小牛们不要跑得太远。
  这时,一只老虎利用茂密的草丛做掩护,微弓着身体,在悄悄地向野牛们靠近,更近了,它扫视了一下周围,便迅猛地向野牛发起了进攻。发现老虎冲过来了,野牛们先是一愣,但很快镇静下来。它们知道,老虎袭击的目标首先是角还未长成、奔跑不快的小牛。于是,它们立刻脸冲外排成一个圆圈,把小牛们圈在里面保护起来。它们立起角,愤怒地盯着老虎。老虎在它们的阵势面前也急忙刹住脚步,不敢再向前逼近了。
  这时,有一头牛带着两头小牛离开牛群往另外一个方向跑去。围成圈的野牛们齐声喊:“快回来!带孩子们回来,我们一起来保护小牛!”可那头牛说:“我自己还顾不过来呢,哪有时间管大家的事!”说完,就带着两头小牛往远处跑。老虎无法冲进圆阵中捉小牛,正在没办法时,看到那头牛带着小牛往山里跑,心中暗暗叫道:太好了,这回我可要饱餐一顿了!它追了过去。
  两头小牛跟在大牛后边,因为腿短,没多久就跟不上了。于是,其中的一头小牛被老虎扑倒在地,咬住了脖子。小牛在地上拼命地挣扎着,但它摆脱不了老虎的利齿,成了老虎口中的食物。排成圆阵的野牛们见到这种惨状,虽然想帮助这位牛妈妈,但因为离得远,赶不过去,只好叹息;而那牛奶奶呢,看着自己的孩子被老虎吃了,更是伤心的不得了,但也无能为力。
【讨论】
  1.被老虎吃的小牛的悲惨命运是不是可以避免的?它可以怎样避免?
  2.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怀着怎样的感情?
  3.我们从野牛的故事中应懂得什么道理?



钟响磬鸣


  从前,有一个庙里住着两个和尚,他们每天除了上香,就是轮流敲钟,过着平静的生活。
  有一天,其中一个和尚买来一个磬(qǐ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盆)。没想到,只要窗外的那口钟一敲响,这磬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响起来。发现这一异常现象之后,两个和尚就不那么平静了。
  一个和尚往好处想:这是佛爷显圣了,证明自己修行圆满,要成佛了,这消息不胫而走,大批的善男信女纷纷赶来,又是给佛爷上香,又是要拜这和尚为师,闹得小庙片刻安宁。
  另一个和尚却往坏处想了:该不是妖孽作怪吧?他想将这个磬扔了、砸了,但见大师兄把它当作珍宝,又不敢扔、不敢砸。这个和尚吓得寝食不安,一听磬响便打哆嗦,又是念经又是祷告,久而久之便下出病来。由于是心病,不是身病,病根在那磬上,所以请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药也不见好。
  往坏处想的那个和尚有一个好朋友,听说和尚病了,便上门来看望。问起病因,和尚便悄悄地把磬的事告诉了他。正说着,窗外的大钟又被敲响了,屋里的磬也跟着“嗡、嗡”地响了起来。和尚一听,又吓得浑身哆嗦,这个朋友却哈哈大笑起来。和尚问他笑什么,他说:“我知道怎么治你的病了。”只见他找来一把铁锉,把磬锉了几下。从此,这个磬就再也不跟着那口钟一起响了。
  这两个和尚认定这个朋友会法术。朋友笑道:“我不会法术,只懂得些知识。这个磬与外面的那口钟在同一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一样多或者相似,钟被敲响,空气产生振动,磬就跟着响起来。如今我把这个磬锉了几下,虽然变化不大,但改变了它原来的振动次数,就不会跟着响了。”
  从此,这个和尚的病好了,另一个和尚也不再以为快成仙、成佛了。当然,来庙里上香的人也少了,他们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知道这件事的人说:“是他俩心中有神佛、鬼怪啊!”
  提示:不同的心态会给同一现象带来不同的观察和理解效果。
【讨论】
  1.为什么开始钟响磬就鸣?后来把磬锉了锉,钟响磬就不鸣了?
  2.对同一现象,为什么两个和尚与和尚的朋友的反应不一样?
  3.为什么说“是他俩心中有神佛、鬼怪”?
  4.当钟响磬不鸣之后,为什么两个和尚都恢复了原样?
三、表达练习
  我们提倡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文,这要在各类作文中体现。在写物时,你对所写的东西有什么看法,比如喜欢还是不喜欢等,表达出来,就是抒情。在文中抒情,可以直接写,如,“它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赏心悦目。”也可以在字里行间流露,如写一只小狗,说“这小家伙”如何如何,和说“这小畜牲”如何如何,就表达了不同的感情。
  正题:用这几次练习的方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附加题:我喜欢_____ 我不喜欢_____ 我讨厌____
  要求:写的必须是物,可以是没生命的物品,也可以是动物或植物;写出所写的物的特点,用多种方法说明;要在用词或喻体选择中表现自己对所写物的感情;500字以上。


[知识窗]
  《咬文嚼字》编辑部自1995年创刊以来,曾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人民教育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新华日报社、今晚报社、宁夏教育杂志社等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一批常见别字。
  该表中所列100个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
  据《咬文嚼字》编辑部透露,表中所列100个别字,都是高频别字,在当代出版物中长期出现、广泛出现、反复出现,其差错率甚至占到某些出版物别字量的50%以上,具有极大的易混性和顽固性。其中差错率最高的十个字是(括号中是正字):松驰(弛)、穿(川)流不息、渡(度)假村、一幅(副)对联、既(即)使、挖墙角(脚)、再接再励(厉)、谈笑风声(生)、渲(宣)泄、九洲(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课 读写测试


【目标】
  1、测试学生是否基本掌握阅读写物作品的基本方法和具有相应的阅读能力。
  2、测试学生是否基本学会用多种说明方法写物和在写物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 阅读(50分)


〖句段阅读及练习〗
  四元桥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顺公路与四环路交叉处,是四层全交互式立交桥,共有大小桥梁26座,总长度2.6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立交桥。
◣这段文字说明了______的____、____、____和____。(5分)
  (这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郑振铎《猫》)


◣这段文字介绍了猫的____和它____的特点,直接表现作者欣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①个园大门是浑圆的洞,两旁月台上满植纤纤翠竹,那扶疏的竹叶就像无数“个”字,园名即由此而来。据说黄至筠生平最爱翠竹,走遍天下寻觅珍奇竹种,个园极盛时期拥有150多个品种,现在仅存几十种。你看,一片嫩嫩的竹丛,几支竹笋兀立其间,那挺拔的气势,生意盎然的神韵,时时刻刻    A     着春回大地的新绿葱笼的信息。这里是个园的“春景”。
  ②最引人入胜的是个园的“冬景”。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宣石又名雪石,内含石英,石头表面像是蒙着一层薄薄的残雪。在这里,无论何日何时,都能看见一群“狮子”在雪地里嬉戏,狮形假山后面有一道石粉墙,墙上错落地排列着三排十八个脸盆大小的圆洞。初见的人不识个中奥妙,待到三九寒天,尖啸的西北风刮在墙上,在十八个圆洞之间连续折射穿越,便发生奇特的物理效应,整座粉墙就成为一架巨大的乐器,     B    起苍凉沉郁的交响乐。“冬景”尽头的粉壁上有两个圆洞,从这里又可窥见“春景”。
  1、给文中A、B两处选择适当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A  (①传递     ②昭示   ③表露)
    B (①弹      ②奏    ③吹)
  2、“据说黄至筠生平最爱翠竹”中的“据说”和“现在仅存几十种”的“仅”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个园”的景物有什么特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卢沟桥两边的石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早把这里的狮子数清了,总共有498只。
1、给这段文字起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段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__________、____和____。(3分)
3、选四个以上表现作者欣赏卢沟桥狮子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文章阅读及练习〗


青霉素的发现


  弗莱明是英国的细菌学家。1928年,他在英国圣玛丽学院担任讲师,研究杀灭使伤口感染化脓的葡萄球菌。他在培养皿中接种上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然后试验各种药剂对葡萄球菌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培养、观察、记录,但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
  这年秋天,弗莱明偶然发现:有一只细菌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发霉了,长出一团青绿色的毛。他的助手说:“先生,培养基发霉已经不能用了,把它倒掉吧。”“不!我要仔细看看。“他仔细观察起来,发现在青绿色毛的周围,葡萄球菌全部死掉了。他想,是什么东西杀死这种细菌的呢?是不是这种霉菌呢?他对这种霉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把这种霉菌培养、繁殖起来,把培养液加以过滤,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几个小时后,葡萄球菌全部死亡了。
  后来,他又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制造了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成功的临床应用,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为此,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练习】
  1.弗莱明为什么没有扔掉发了霉的培养基?(2分)


  2.在100字空内概括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经过(4分)



  3.在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中,什么做法最值得我们学习?(2分)



“库鲁”病疑团是怎样被揭破的


  “库鲁”的愿意是恐惧或者发抖,后来成了非洲新几内亚福雷部落出现的一种可怕的怪病的名称。得了这种病的人,四肢疼痛,不听大脑的指挥,小腿发抖,走路不稳,同时还伴有头痛,就像非常重的东西压在头顶上,渐渐地病人变得痴呆和精神错乱。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也不过2年,多数病人一般在1年内就死亡了。凡是得病的人没有一个能幸免,整个部落几乎陷于绝境。
  1957年,一个美国医学家盖杜赛克偶然听到了“库鲁”病的情况,决心搞清楚这个问题,于是立即动身赶赴病区。在病区,经过1年的初步调查,他感到这是一种人类尚未认识清楚的疾病。病因非但不清楚,而且神秘莫测。于是,他开始了近20年的艰苦调查研究。
  盖杜赛克精通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有哪些人发病,在哪些地方发病多,什么时间发病多,从而掌握这种病的特征。经过调查,他发现“库鲁”病病人的分布很奇怪,只发生在新几内亚像孤岛一样的一个很狭窄的地区。就是在这个狭窄的地区内,也不是所有的部落都有人得病,而且只有福雷部落居住的村庄和与福雷部落通婚的部落有人得这种怪病。在成年人中,妇女得病的远远比男子多;在儿童当中,发病率也很高,男女孩之间得病人数没有多大的差别。在时间上,各个季节的发病率和死亡情况都差不多。
  由于这种分布规律,病状又主要表现为“脑病”,所以盖杜赛克怀疑是否与人种有关。于是,他自费民养了雷部落的10多名儿童,带回美国,一方面接受教育,一方面观察智力发育。结果,这些孩子都没有得病,而且智力发育也没有问题。这证明“库鲁”病与人种没有关系。按照流行病的研究方法,盖杜赛克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假设,然后调查取证,验证假设是否成立。例如,他提出“库鲁”病是传染病的假设。但是,它发病没有明显的天气季节的变化,而且也没有提取出导致传染病的病毒。这个假设没有被证实。他又提出“库鲁”病是不是由于中毒引起的?于是,盖杜赛克做了许多检验工作。如测定病人身体里的液体、分泌物,检验病死者的尸体,甚至对厨房里吃的东西都一一进行了化验,结果里面的锰、汞、锌等有毒金属含里都在正常范围内。他还为病人注射解毒剂,也丝毫不起作用。结果,中毒的病因也不成立。得病是不是缺乏某种营养呢?盖杜赛克调查了病区的土壤,发现各种微量元素丰富。福雷部落人们的饮食中的营养丰富,吃的蛋白质比其他部落的人还要高。福雷部落里的婴儿都很健康,没有营养不良。是不是遗传方面的问题呢?盖杜赛克对几百名患病者的数以千计的家人和亲属,按遗传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家谱调查,结果也没有发现遗传方面的问题。这样,他整整花了10年的时间,仍然毫无结果。
  正当盖杜赛克苦苦思索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奇特的场面——食人肉葬仪,这是福雷部落特有的一种仪式。就是谁家死了人,家人与亲属就要举行葬仪,参加的主要是妇子和5岁以下的小孩。葬仪在一个土坑中进行,由于当地四季气温都很高,男女都赤膊。碎尸时,死者的血污溅满了参加葬仪的人们的身上。
  盖杜赛克看到了这个惨不忍睹的场面,立刻与“库鲁”病联系了起来。福雷部落食人肉的葬仪可以解释“库鲁”病的所有特征:只发生在福雷人的部落,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这种葬仪;参加葬仪的主要是妇女和儿童,他们最容易暴露在被感染的危险之中,因而妇女和儿童发病率最高;葬仪不分季节,所以“库鲁”病四季都有。
  “库鲁”病的病因到此已经基本查明,取消食人肉的陋习就可以防止这种病了。但是,盖杜赛克并没有停止研究,他还要搞清楚“库鲁”病究竟是由什么“病原”引起的。
  盖杜赛克进一步查阅了许多医学文献,终于受到兽医病理学的启发,认为羊瘙痒症与“库鲁”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提出“库鲁”病也是由一种比细菌还要小的微生物引起的假设。于是,盖杜赛克和他的同事一起,采集了“库鲁”病死者的脑组织,制成没有细菌的液体,注入黑猩猩的颅腔,观察到第20个月,猩猩终于发病了,症状与“库鲁”病病人完全一样。他们又用长臂猿和10多种猴子做试验,结果情形一模一样,并且从这些动物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了一种类似于病毒的东西,叫慢病毒或亚病毒。这些也都和“库鲁”病病人脑组织的慢病毒一样。最终证明“库鲁”病不是经食人肉而感染的,而是经过皮肤伤口和黏膜,由慢病毒感染的。
  “库鲁”病的疑团解开了,当然食人肉葬仪也被彻底取缔了。1976年12月,美国著名医学家盖杜赛克荣获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对他所作出的贡献的最高奖赏。
  1、解开“库鲁”病的疑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取证,要在反复的实践中取得答案。医学家盖杜赛克是怎样经过20年一步一步揭开“库鲁”病的疑团的?请你在200字空内简要地将这个过程叙述清楚。(10分)



  2、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对盖杜赛克揭开“库鲁”病之谜起了什么作用?(2分)



  3、我们应当向盖杜赛克学习些什么?(2分)



第二部分 写作(50%)






  一、读下列说明材料,给泉水鸡这道菜编两句能概括它的特点的广告词(10分)



  泉水鸡是一款起源于重庆南山、名声响亮的地方风味菜,重庆人利用那里长年不断的温泉水,经过多年来的传承革新,使其成了一道风味特别的菜肴。成菜麻辣味浓,汁宽、色棕红,回味悠长。吃过泉水鸡,你便能真正领会重庆人泼辣、火爆的性格。



泉水鸡选土仔公鸡、魔芋、泡椒末、泡姜末、整蒜瓣、生姜、大葱、干辣椒节、整花椒、泉水、植物油、水豆粉、胡椒粉、鸡精、胡椒、料酒、香油、盐各适量。



  制作程序



  1、土仔鸡宰杀洗净,剁成小块,在八九成热的油锅中爆香待用;魔芋改切一字条,入沸水汆煮后用清水漂凉。



  2、锅置火上,下油将泡椒、泡姜米炖炒至香后,倒入泉水、料酒、整大蒜、胡椒粉、鸡精,熬制后下鸡肉、魔芋烧至鸡肉炮嫩离骨时,放味精、香油,起锅倒人盆内。



  3、锅下植物油置火上,下辣椒节、整花椒炒至红色时,淋人盆内的鸡面上即成。



  操作要领:



  炒辣椒节时,油温掌握应适度,不要将辣椒炒糊了,若辣椒炒糊了会发黑发苦,既影响口感又影响色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明自己现在写字用的这支笔(40分)
  要求:1、抓住特点;
     2、用三种以上的方法说明;
     3、在说明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4、500字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课 景物的固定特点和季节特点





【训练目标】
1、弄清哪些属于景物,什么是景物的固定特点和季节特点。
2、在阅读中能发现景物的固定特点和季节特点。
3、在写作时能抓住景物的固定特点和季节特点。
【训练重点】
1、弄清哪些属于景物。
2、在阅读中能发现景物的固定特点和季节特点。
3、在写作时能抓住景物的固定特点和季节特点。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


〖句段阅读及练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无题》<或作《断章》>)


  ◣读了这首小诗,你明白可以被当作风景的有哪些事物了吗?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去霄的群峰,象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碧野《天山景物记》)


  ◣写一段话,说清天山的位置和山峰、山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半爿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茅盾《风景谈》)


  1、这段文字所描写的地方有哪些景物?哪些是比较固定的特点?


  2、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哪个季节?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

〖文章阅读及练习〗

济南的秋天



老舍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济南的秋天有哪些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两方面写这些特点?用原文中的实例证实。



  2、你怎样理解“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句话?



第二部分 写作


  一、观察练习
  (一)观察描写景物的固定特点
  景物,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景物跟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作文很多时候要写到景物,有的作文还专门写景物。景物的特点则是这景物与那景物不同的地方,包括固定特点、季节特点和动静变化。
  1、熟读下面两段话,记住哪些属于景物
  自然的:天上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云霞彩虹。地上有高山大川、大漠滩涂、草原沼泽、江河湖海、花草树木、鱼虫鸟兽。
  人类设计制造的景物,有建筑、工艺、装饰,还有人和人的活动。
  【讨论】现在让你写一个地方的景物,你知道写什么了吗?写一个提纲。





  2、抓住景物的固定特点
景物的固定特点指景物特点中相对稳定的、变化较慢、不易被察觉的部分,如方位布局是稳定的,形状和色彩是变化较慢的。值得注意的是,“固定”是相对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中,没有绝对的“固定”。如树木发芽长叶、叶子从淡绿变成深绿,你站在它们面前守着看它的变化很难看出来,但几天看一次你就会发现它有明显的变化;建筑物的褪色老化、山川的地质变化等就须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现。
      填空:景物的固定特点是景物中相对比较____的、不容易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等。注意:“固定”是相对的,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________中。
  3、要写一处景物,得说清它在哪儿。大到所处的地域,小到具体的位置、行车路线、周围的标志处所或建筑都应该尽量说清。还应该说清楚里面有些什么,各在哪个位置。说明方位和布局的标准有两种,我们在第二课中学过,回忆一下,填空:
一种用的是相对方位词,如____________,一种用的是固定方位词,如________。在介绍方位时要尽量使用____方位词,因为相对方位词不太可靠。如说“公园大门的左边有一座假山”,那得看说的是进门时还是出门时的左边,它们是____的;如果说“公园大门的____有一座假山”那无论如何都不会弄错。
  学写方位:写一段话,说说我们现在这个教室门朝哪个方向开,四面墙上各有些什么,天花板、地板有些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到高山大川、楼宇桥梁,小到一个公园里的亭台轩榭、假山走廊、池塘喷泉都有它自己的形状,你不说清,别人就不明白。要说清景物的形状,能直接描述或能“比”得确切都行,一个同学写他在中央电视塔上看,说“大片大片的楼房都像积木玩具”,这就很形象。
学写形状:观察远处的一棵树的各部分的形状,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景物的色彩需要观察的是各种颜色的主次、层次、映衬和搭配,这需要多了解美术中色彩方面的一些知识。
学写颜色:先说说下图上有些什么,各在哪个方向,各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再写下来




  6、写景不难,不信试试:先说它在什么地方、怎么走,周围都有些什么;接着说里面有些什么,它们如何分布;选取里面几个有特色的部分介绍它们的形状;再说说这里面的哪些颜色之间的搭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各写一段,单写固定特点就是不小的一篇写景作文。
  (二)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
许多景物都会随季节变化,如冬天的云就跟春天不同,夏天的树叶跟秋天不一样,河水一年四季都在变化。要注意观察和写出这些变化,景物才像景物。
景物的季节特点包括三个层面: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季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季节同一地区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特点。
  1、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这是比较简单的现象:一处景物,春天怎么样,夏天怎么样,秋天怎么样,冬天怎么样。这是同学们在写景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最为“得心应手”的写够篇幅的套路。可是就因为是“套路”,所以很少有写出新意的,更多的是在这个框架下把自己知道的那些词语成语搬来换去,很难有多大的进步。要想练得扎实,还得在仔细观察上下功夫。
  片断练习:观察描写一种植物在现在这个季节里的基本特点(实地观察)


  2、同一季节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我们中国很大,农历三月,大兴安岭还在飞雪时,海南的早水稻已经要抽穗了。如果有人说:“春节过后,趁着没开学,天一放晴,我们就下河捉鱼了。”北方的同学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南方的同学却觉得非常自然。不要说从南到北和从东到西都是几千里,单说同在北京,香山、八大处和城区比,同一种植物的花开花落相差都是好几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此山中来。”说的就是这个理。
  片断练习:对比两幅图,说说它们所反映的季节特点有哪些不同


  3、同一季节同一地区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特点
  这个层面所说的“同一地区”范围更小,小到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内。比如在一幢大楼的阴面和阳面的同一种树木,向阳的肯定与背阴的有区别;同一棵树上不同的枝——甚至同一枝上的不同位置,冒芽、长叶、开花也会有先后。明白这些道理,再看看这些写景作文中常见的句子:“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树都长出绿叶了。”——好像谁吹一声哨子,所有的植物就都像受过军训似的“一!二!开花!”“一!二!长叶!”搞笑吧?
  片断练习:观察一片草坪,看看它荣枯的程度怎么不一样,再分析这些现象哪些因素有关。


  4、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多数情况下是把植物当作观察描写的对象,其它景物有没有季节特点呢?当然有。动物——城市里也有些小猫、小狗、小鸟、小虫之类,在不同季节里它们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玩等,无一不和季节有关。没有生命的景物如建筑物等也能表现出季节特点:树丛中一幢红墙青瓦的房子,不同的季节因为衬色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同一座桥,河水汹涌澎湃时、清澈缓流时、河床干涸时肯定给人的印象不一样。懂得怎样观察景物的季节特点后不论写哪儿都能写出自己的独特视角来。试试: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现在这个季节的特点,写植物,写动物,写人的活动,一写就可以写一大篇,没什么难的。
  片断练习:观察描写自己的家人在现在这个季节的饮食特点



一、分析练习

珠穆朗玛峰在长高



  人们看到云朵在天空中飘浮,浪花在大海里涌动,河水在江河中流淌,风吹动着树枝在摇曳,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心脏在胸膛里跳动,血液在身体里循环。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和各种基本粒子,也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于是,哲学家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着的,都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的确如此,就是层峦叠嶂的喜马拉雅山和巍峨挺拔的珠穆朗玛峰也在运动着。
  经过科学家的考察研究,珠穆朗玛峰这一地区在远古时代约7000万年前,确实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把它称为特提斯海。后来,有一块大陆从今天的非洲那边往东北方向漂来,与中国大陆(称欧亚板块)慢慢靠近。这块从非洲漂来的大陆就是现在的印度次大陆,也称为印度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挤压,使特提斯海的沉积物无路可走,只能被挤得向上隆起,从而形成了现在青藏高原和印度之间的高山——喜马拉雅山,其中的最高峰就是珠穆朗玛峰。地质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一带采集到了许多海燕石、海百合、海胆、珊瑚、藻类等大量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些都是这一带地区沧海变高山的见证。
  按照科学家的仔细测量,由于前边说的两个大陆板块还在相互挤压之中,喜马拉雅山每年也还在增高5—6毫米,而珠穆朗玛峰每年更增高十几毫米。珠穆朗玛峰过去在运动,今天在运动,将来也必然会处于运动之中。这说明了即便是我们觉察不到的事情也都处于运动之中。
  1.有什么能证明珠穆朗玛峰一带在7000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2.珠穆朗玛峰一带由大海变成现在的世界屋脊的原因是什么?


  3.读了本文,你怎样理解“‘固定’是相对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中,没有绝对的‘固定’”?举例说明。







甄(zhēn)叔迦树的模样


  古印度国王有四个儿子。一天,王子们把车夫召来,说:“我们想认识一下名贵的甄叔迦树,请你带我们去看一看。”车夫说:“好吧,我会带各位殿下去看的。”   
  但是,车夫没有同时带四个王子去看,而是把他们分开了:在甄叔迦树冒新芽的时候带大王子去看,在它长了新叶时带二王子去看,它开花的时候带三王子去看,它结果的时候又带四王子去看。
  四位王子都看过后,他们坐下来谈甄叔迦树的模样。大王子说:“很像火烧过的树干。”二王子说:“不,像榕树。”三王子说:“你们说的都不对,甄叔迦树像肉块。”四王子说:“你们都错了,甄叔迦树像舍利沙树!”他们各说各的理,互相争执不下,就一起去问国王。
  国王没有马上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先反问道:“你们都说说你们看到的甄叔迦树像什么?”四个王子说了各自看到的情形,都说自己说的是真的。
  国王说:“你们确实都说的是真的,但你们都只看到了它在特定时期内的模样,所以才有分歧。”
  1、这个故事和《盲人摸象》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总结一下,说说甄叔迦树的模样,写下来。


二、表达练习
正题:我们的学校
参考题:这个季节里的社区〔或城镇、村庄〕 __季的________(填地名)
要求:要写实际的景物;先说是哪儿,它在哪个地方,怎么坐车,周围有些什么标志建筑;再重点说明里面有些什么,它们各在哪个方向,各有哪些特点(注意从大到小);然后说现在这个季节那里朋哪些特点;600字以上。




[知识窗]


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课 景物的动静和变化



【训练目标】
1、在阅读中分清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理清动静的变化。
2、能通过观察发现景物的动态、静态和动静变化。
3、在写作中能表现出动态、静态和动静变化。
【训练重点】
1、在阅读中分清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理清动静的变化。
2、在写作中能表现出动态、静态和动静变化。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


〖句段阅读及练习〗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象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老舍《骆驼祥子》)


  ◣这段文字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是静态描写,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是动态描写。

  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茅盾《风景谈》)


  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景物?结合景物的特点给它起个小标题。


  2、这段文字是怎样表现景从静到动的变化的?引用原词句说明。





〖文章阅读及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不逢北国之秋,已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1、找出下列事物中能表现北平秋天特点的词句,分别抄下来。
槐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写北平秋天静景和动景的词句,分别抄下来。
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的秋



greyshadow


  江南的秋是要被雨抢去三分之一的。雨不会很大,清细柔和,像女人伤情的眼睛。我之出门不带伞,一半为懒,一半就为感受她的细腻了。正是她,这能下到人心里去的她,成就着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落叶常伴着雨飘飞,它们仿佛也沉迷于这雨的轻抚中,在生命的最后也是唯一的一次旅途中透出的不是恐惧,悲哀,却是自然,宁静。我想,死亡的美大约也莫过于此了。江南的落叶多为白杨和梧桐,比之银杏,它们的落,要来得更深沉,更博大,更为安祥。轻柔的雨是很懒的,它懒得停住,只因了“江南”二字吧,于是城乡之间全洒了一片模糊。进城的道上,不时穿行着挑着鲜菜的乡民,雨把他们从家送到城,又把他们带回家,就要分别了,它终于有些不忍哩,吧嗒吧嗒地将眼泪从屋檐上滴落下来,又匆匆钻入沟里去了。田间,农夫们在这朦胧中继续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唱。雁群飞得高高的,大约也怕惊了这绝美的和谐吧。
  少了风,雨也会觉得愁苦,江南的风和雨是分不开的,那份若即若离,溶合着又独立着的意境印证着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完美,这结合毫无被污染的痕迹,纯洁如一白纸。风曾经是客,从北方来的它,被长江洗去了一身刺骨和冷傲,变得温顺有礼。有了它的雨中,叶落了,才是完美的结局。江南人于这风雨中的落叶,却偏要生出千般愁思,万般哀怨,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就是这心情的真实写照吧!然又有“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说着秋雨的耐人寻味,可见,所谓“愁”,乃是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风雨之事。好在总有无雨的时候。晴日下,旷野里,唯有风,它常会旋转着扶摇直上,携了枯草,细尘,一起遨游。这种举动通常会吸引好一群的孩童跟在后面狂奔。孩子是永远希望能长出翅膀的,他们一定以为风能托起他们的梦想,于是追上了,全挤到了它的中心,却不想阻了气流,片刻便生硬硬的把风撕裂,然后任其散落在空气中,剩下的,唯几株飞着的草,一片迷眼的红尘和几双怅然的大眼睛罢了。
  江南秋日的晴空是另一片未受污染的心情。一片淡青,如牛奶洗过一般,颇似西洋女子的眼,在白云浮荡的中间,频频向地下寂寥的人密送着秋波。此际的日光特别白,仿佛从亘古射出,洒下来全是冷的。月光也清纯,二十四桥下吹箫的人是甘心为这一片洁白而沉沦了的。
  1、找出下列事物中能表现江南秋天特点的词句,分别抄下来。
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写江南秋天静景和动景的词句,分别抄下来。
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说说北平和江南的秋风秋雨有哪些不同。





第二部分 写作


一、观察练习
  景物都有动态和静态,如水在河里是动的,在池塘里就成了静的;风吹来,树枝动了,而风一停,它又静了,有些大的景物,如一间房子,一座桥,一座大山,我们好象看不见它动,其实它们也在动。动与静都是景物的样子,要看出景物的动静,才抓住了景物特点;要写出景物的动静,才算把景物写活了。写出景物的静态,好像一张照片,能给人永恒的记忆,是一种美;写出动态,能给人有生机的感觉,也是美。动态静态结合起来写,既有凝固的美,又有灵动的美,景物就更美了。
  写景物的动静变化,也要抓住特征,即这个景物的静和那个景物的静,这个景物的动和那个景物的动的不同
  景物的动静和变化在不同时间里、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在观察者不同的视角里都有表现。
  (一)注意不同时间里的动静和变化。拿夏天的早晨和中午对比,你就会发现,早晨树木花草带着露珠、精神饱满,中午,它们被太阳暴晒后叶子蔫乎乎的,嫩枝耷拉着头;早晨,公园、健身园里有很多人在锻炼,中午,大家都怕热,这些地方人影稀少了许多;早晨的声音世界是鸟唱主角,中午是蝉领风骚。只要你认真对比,哪个季节都会有发现。学校上课期间,不论哪个季节,都有家长接送孩子,但送的时候是送到一个走一个,滞留在学校门口的家长不多,接的时候却是大家都来等同一个放学时间,所以学校门口会聚集许多人。
  练习:回忆,各写一段话。
  1、早上起来上学时和傍晚放学回去时你家附近有哪些不同?




  2、写两段话,分别描述学校里最热闹和最安静的情景。





  (二)注意不同外界条件下的动静和变化。下雨时、起雾时,建筑物在人的视觉中有了变化,甚至雨(雾)的大小不同,景致也不同。起风时,树木会摇晃,这在学生作文中常有反映,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摇晃的先后与程度相关的因素:树枝位置的高低,枝干的粗细、长短、疏密、叶子的多少、与风向的迎背等,一句“起风了,树木摇摆起来”就打发了,实在可惜。温柔平和的春风,痛快淋漓的夏雨,灼热渐去的秋日,漂漂洒洒的冬雪,这些外界条件都会带来景物的变化,只要你在意,不愁没有发现。
  片断练习:观察一棵树,看看有风时有哪些具体变化,记下来。





  (三)不同视角表现出来的动静和变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移步换景,步步见新。观察一幢楼,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门窗设置肯定不一样;从更高的楼上往下看(俯视)、从远处平视、到近处平视、站在楼脚仰视——每个角度写上一段就是一篇作文。我们从不同的视觉观察景物,不仅图发现它的新特点,还是更全面地认识所观察的景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盲人摸象的结论之所以可笑,就因为他们没有“移步摸景”,观察的角度太单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发现不同的特征。



  片断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棵树,看看有哪些不同,记下来。







  (四)懂得怎样观察景物的动静和变化,写景就更容易了。试试:观察一棵树,结合前两讲的知识,重点说它在不同时间、不同外界条件下(阳光照射、风吹雨打等)的变化,写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不同发现——写上七八百字应该是轻而易举的。
二、分析练习
  (一)读文段,用横线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
  秋天,白桦树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各类药材。
  “森林向人们献出……”这一句,用了拟人的方法,把静态的森林写成了动态,请把它改成一个静态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静态写动,有时还可以把它想象成动的
  发挥想象,把“池里的水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改成一句写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聪明的考生
  古代京城画院有一次考画师,用“深山藏古寺”一句诗作题。考生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画深山里林木环抱一座古庙,有的画寺庙的一个角落,有的画林木上空高高飘着一幅幡。一位考生夺了魁,在他的画面上,山峦起伏,林深树密,就是没有寺庙,只在山间小道上画了一个和尚在挑水上山。
  还有一次,主考人要求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作画,这句诗要求把“香”表现出来,怎么画呢?考生们确实费了不少脑盘,终于有一个考生画了出来。他的画面上什么花也没有,只有几只蝴蝶和蜜蜂在马蹄周围飞舞。这画又拿了第一。
  在两位考生在创作中用恰当巧妙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再运用想像,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真是妙不可言。
【讨论】
  1.两个考生的画各妙在何处?
  2.两个考生的画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动静和变化的?
  3.故事中画家怎样发挥了创新精神,用恰当巧妙的形式表现出了一定的内容?
  4.你还有什么好方法来表现这两个考生的考题?


三、表达练习
  正题:我最喜欢的地方
  参考题:__季的海(河、湖)边  _____的夜晚  早晨的校园
  要求:概括固定特点、季节特点,重点说动静、变化,再总结自己的感受,600字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2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九课 写景与抒情


【训练目标】
  1、懂得没有单纯的写景,所有写景的文章都包含作者的感情。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在所写的景中包含的情和在写景中寓情、抒情的方法。
  3、把观察的结果加以分析,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训练重点】
  1、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在所写的景中包含的情和在写景中寓情、抒情的方法。
  2、把观察的结果加以分析,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


〖句段阅读及练习〗
  倘若这世间的马不能跑了,车也无法启动了,船不可再航,飞机也都折了翼,不能再飞,我愿意走,走进江南的雨里,走入江南的风中,走到江南的秋来。
◣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的________。
  东边一棵柳树,西边一棵柳树,南边一棵柳树,北边一棵柳树。纵有碧丝千万条,如何挽得游人住?
◣这段文字写作者面对________的柳树,__________的碧丝,却挽留不住自己将要远行的朋友,感到非常的____,表达了一种________的心情。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1、这些诗句表现了桂林山水怎样的特点?




  2、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桂林山水怎样的感情?




  也许是对这里的期望值太高,也或许是我们去的不是时候吧?看来好久不下雨了,山是光秃秃的,市区内的漓江水浅得露出了部分河床,象鼻山也没了徜徉江边汲水的优雅,赤裸裸站在沙砾遍布的河滩上,形神委顿。街道也不很干净,乱。有些疑惑,这就是那座被视作人间仙境的小城吗?这山水甲天下的称谓从何而来?倒是夜幕遮掩下比白天漂亮许多,两岸灯火闪烁,江面波光粼粼,习习微风从水上来,但这时的桂林又和其他的沿江小镇有什么分别?路窄车杂,人也极多,挤挤攘攘闹哄哄的。街道格外乱。摩的多,且不守规矩。一辆摩托可乘三个人,不分正行逆行、便道车道,畅行无阻。
  ①本文与大家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和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有哪些不同?




  ②这段文字表现了桂林怎样的特点?




  ③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阅读及练习〗

北国秋叶



薛尔康


  柿叶、槐叶一落,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雨,稠密如雪。
  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的哀痛中求得更生。行走在纷纷的落叶的雨中,你会惊心于宇宙永恒的变历。于是,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驱逐干净。在你头顶飘洒飞扬着的落叶是彩色的,只有北国的秋叶才有这种鲜明的色彩,殷红、妃红、金色、青色、橙色,或是红黄驳杂……全不见枯槁的色泽,是秋天果实才有的颜色,同一种树叶也会呈现出各种颜色。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行道树是由多种树木组成的,落叶飘摇而下,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呈现出来。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国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在北京,我偏居于东面,那里的金台路被金黄得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状如一把把小扇面,可爱得叫人不忍心踩踏;间或又有乌桕和白杨的树叶,在满地的金黄中闪跳出另一些醒目的色块。朝外大街人行道上则纷纷扬扬飘洒着槐叶和榆叶的雨,那些小叶子无论怎样落到地上,都显得自然妥帖,它们的光色与给人的瞬间印象,足以构成一幅印象主义的杰作。首都落叶时节的风景,在我眼中,要比早些日子装点街头的上百万盆鲜花更有韵致和意境。每当清扫车驶过之后,街道地光皮尽,显出深秋的萧索景象。我觉得清扫车真残酷,它把美丽的落叶视同垃圾之类,有点不近人情。
  然而,落叶还在萧萧地下。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只是飞去的鸟群没有它们这般安详自得罢了。我敏感的心灵听见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啁啾──落叶在叙说飞翔的欣悦。与其说飞翔,尚不如说是舞蹈,时而在空中激动得瑟瑟抖动,时而又闲适得起伏飘摇,它们获得期待已久的自由,似乎它们在枝头守候至今,只是尽某种义务,而它们的色彩,是大自然偿还它们的报酬。现在,在树液即将停止运动的时日,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去做点什么了。于是去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去装点大地,在秋风又起的时候,按着同一韵律,再次从地上轻灵地旋舞飘飞,它们毫不理会生命最美好的时刻意味着什么。它们即将化作尘泥。即便无风,树叶也会凋落,从空中直直地降落下来,如一枚沉静的果实,表现出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既然没有风,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凋落下来呢,是凭自己的意志吗?我凝视着那一片片沉静地降落的树叶遐思。几个孩子在收集落叶,我也情不自禁捡起几片,叶柄柔软而呈青色,变了色的叶片依然光润水鲜,筋脉清晰,充满液汁,这是活的叶子,简直就在向你悄声细语说着一些什么。它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人世,大千世界上竟连植物也不愿使自己死得丑陋。
  于是,就连许多绿叶也受了感染似的,纷纷离枝而下,加入同类的有韵的舞蹈,使我惊诧的是,在东郊一个空旷的树阴垂覆的公园内,池边垂柳尚在婆娑摇曳,满地却已压着一层青翠的落叶,如同绿色的积雪。这超越我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度,这是大自然有意作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那是白杨树的宽大的叶子。我伫立在厚厚的积叶上,向白杨树仰望:满冠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透出深沉的翠色。白杨树很早就开始凋落了,可是它的叶子将坚持到最后凋尽,俨然是秋天的守护神,到所有的树木变得光秃秃的时候,才会凋落下最后的树叶,那也是绿色的。白杨树把深秋的空间,染得上下皆绿了。这位北国的伟男子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执拗地珍爱生命的翠色,于是造就了一种奇观。
  现在,北国的落叶乔木已经凋尽,但秋叶的美丽和我所体验到的情味,使我不为它的凋落而伤感,甚至连北方秋日的肃杀劲也被冲淡了。或许正因北方秋日来得肃杀,才有落叶构成的浓郁的秋意。在我久居的温暖湿润的江南,树叶的凋零要蔓延秋冬两个季节,凋落得迟迟慢慢,显出极不情愿的情状,因而不见落叶稠密如雨的景象,落叶大都是死去的树叶,色彩也远不如北方的绚烂。而且,总有一些树叶不知倚仗什么神奇的原因,干枯发硬的还会挂在光秃秃的枝丫上,到开春叶柄下萌动新绿,才会被顶落下来。几片枯叶活画出秋冬肃杀的风景。
  我爱秋叶甚于初春的新绿。
  我爱北方的秋甚于南方的秋。

(选自1986年12月8日《北京日报》)


  1、按下列分类标准各找五个以上的词语,先在原文上画线,再抄在下面的空上。
表示喜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高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不喜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伤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各找三个句子。
直接抒情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字里行间流露感情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写作


一、观察练习
  美的景物,大家都喜爱,而不好的景物,如下冰雹,涨洪水等,大家都会厌恶,甚至害怕,这就是对景物的心情。在作文中,要把这些心情写出来。而人的心情也会影响到对景物的看法。比如鸟叫,心情好的时候会觉得它是动听的歌,心情烦闷时又觉得它吵得厉害,所以,作文中还要注意用写景来表达心情。作文,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写景的作文也是这样,要把感情注入到景物中,就是寓情于景。要做到寓情于景,一是要带着感情去观察,才能看出景中可寄托情的地方;二是带着感情去写,就把它写得有感情了。
言为心声,意思是说一个人说的话总是这人心情的反映。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到玫瑰花园去玩耍,一个孩子说,咱们回家吧,这地方不好,除了花都是刺;另一个孩子说,咱们多玩一会儿,这地方真好,除了刺都是花。为什么同一个地方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就是因为心情不同。
  1、回忆或想象,填空:
  上学的路上,我想着今天宣布进入决赛的人员名单,心里非常紧张。这时,一阵狂风吹来,路边的小小草树在猛烈摇摆,我觉得它们也像在____________________,像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还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学的路上,小明想着卧病在床的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一阵狂风吹来,路边的小树小草在猛烈地摇摆,他觉得它们也像在__________________,像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还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忆并发挥想象,有感情地描写下列现象。
刮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练习
  (一)读句子,讨论一下它们各表达了什么心情
  1、天那么高,那么蓝!
  2、北风扬起积雪,把天空遮成灰蒙蒙的一片,叫人透不过气来。
  3、恶浪一阵阵向小船扑来。
  4、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摸着孩子的小脚丫。
  5、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风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窑。
  6、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二)写景物,有时只用一两个词就把表达的心情改变了。说说下面句子中换哪些词语能改变句子的感情。照例子,给下面句子各换一些词语,改变句子的感情。
  例: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
  改:风声雨声不吱声,枉此一生。
  1、影子像邻居家的黑狗,冷冷地跟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企鹅很有气派地在海滩上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旗飘扬,酒香扑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沙漠里


  中午,太阳像个大火球照在茫茫沙漠上,烤得马可·波罗和他的同伴头昏脑涨。这时,一滴水也没有了,他们焦渴不堪,尽了最大的忍耐力才能站得住脚。他们摇摇晃晃地走着,倒下去又爬起来,拖着沉重的脚步慢慢地前进。
  黄昏时,一个同伴突然兴奋地大叫:“啊!看!飞鸟!”有飞鸟,证明水源就在附近,他们又鼓起勇气前进。马可·波罗和他的同伴像梦游的人一样,晃来晃去地走着,走了一个多小时,他们已经筋疲力尽,累得瘫了下来。脸贴着地面,马可·波罗看见一串脚印——清清楚楚的人的脚印:一定是离人住的地方不远了!脚印还很新呢!一个同伴弯下腰去,仔细检查了一下,叹息着说:“这是我们自己的脚印啊!”由于头昏眼花,不知不觉地又走回老路来了。
  唉!够了够了,再也受不了啦!马可·波罗勉强再提起劲,又爬上一座沙丘,向东方一看,在那像锯齿一样的黄色地平线上,呈现出一条绿色的线。那是树林!那是小河!那是水!马可·波罗有了信心:不会死了。他们又振作精神,使出全身的力量,一起向东方前进。最后,他们终于走进森林了。但这时他们嘴里干渴得难受极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血脉似乎凝固。突然,他们听见鸭子、大雁还有其他水鸟飞起来激起的水声。是水!是个水池子!
  他们急忙爬过去,趴下去,大喝一阵。干透了的身体,像海绵似的把水分吸了进去。全身关节立刻感觉轻松,干燥得像砂纸一样的皮肤,也变得柔软了,血脉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马可·波罗和同伴们又开始了他们的探险历程。
【讨论】
  1、马可·波罗和他的伙伴们断水后、见飞鸟时、发现迷路时和发现水源后各是什么样的心情?在原文上画标出表现心情的词句。
2、马可·波罗和他伙伴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表达练习
  正题:窗外
  参考题:公园一角 校园一角 在公交车站台上 风景这边独好
  要求: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写它的景物,要有顺序地写出固定特点、季节特点和动静变化,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情,600字以上。
提示:“一叶知秋”,从一个窗口可以看出一个世界,这叫以小见大,这是从内容上说的;有一幅漫画: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人,从很小的窗口中看到外面那看守在变换着姿势吸烟,他就在那窗口周围画上天线、开关、按纽等,然后坐下来欣赏这“电视”――这又是从心态上来说的。










[知识窗]

打油诗与张打油


  人们常把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的诗称为打油诗。为什么呢?原来中唐时,有一位姓张的卖油人爱作这样的诗,他的“咏雪”就颇有名:

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众人交口称赞,有位大官不服,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占南阳郡,朝廷派十万大军攻打,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脱口吟道:“天兵十万下南阳,”那位大人一听,连说:“好气魄,起句便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差强人意,再念。”张打油马上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惹笑了,后来想着懊悔,就找个机会把张打油充军到夜郎(今贵州)。
  张打油充军到夜郎后,他舅舅辗转去看他,他十分激动,开口吟道:“充军到夜郎,见舅如见娘!”情真意切,听者感慨万千。哪知他后两句却是:“二人双流泪,——三行!”他舅舅是个独眼,这让所有的人都哭笑不得。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式的诗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的作者多为没多少文化的粗人,如土匪出身的军阀张宗昌就写过这样的“诗”: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偶有真正的文人用来自嘲或调谑的,如著名作家田汉抗战时流落贵阳,就写过这么一首:

贵阳柴米贵如金,爷有新诗不救贫。杀人无力求人懒,千古伤心文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2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课 读写测试·外景写生


【训练目标】
1、检测学生对写景文章的总体理解能力。
2、检测学生对景物的综合观察能力。
3、检测学生所学的写景知识。
【训练重点】
1、检测学生对写景文章的总体理解能力。
2、检测学生对景物的综合观察能力。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 阅读(50分)


〖句段阅读及练习〗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又一奇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文字说明了这一奇观的________,描述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它的______。(6分)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有巨大的天然湖,就象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如果你站立高处了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鳞光闪闪,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或者没有一根游丝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线非常分明。


(碧野《天山景物记》)


1、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天山的______。作者以视觉观察为主:它非常____,而且清得____,四周有____,上面有____,俯视见_________,平视近处_______,远处_______。唯一触动听觉的是________。(9分)
2、“界线非常分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表现景物动静变化的是____的静和____的动,变化最为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文章阅读及练习〗


雨中登泰山(节选)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跨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的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约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到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球,脱线一般,撒在回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度上天去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站在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口恶 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雨大起来了,我们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
   

……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象黄昏又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时叫做柏洞。我们拌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是赤黄颜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发黄了。

靠住二天门的石坊,向四下里眺望,我又是骄傲,又是耽心。骄傲我已经走了一半的山路,耽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云薄了,雾又上来。我们歇歇走走,走走歇歇,如今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困难似乎并不存在,眼面前是一段平坦的下坡土路,年轻人跳跳蹦蹦,走了下去,我也象年轻了一样,有说有笑跟在他们后头。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下坡转到上坡路,山势陟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路一直是宽整的,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想凑近了看,隔着辽阔的山沟,走不过去。我们正赞不绝口,发现已经来到一座石桥跟前,自己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及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的老远,从这时候起,山溪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到南天门。

……

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我们沿着西溪,翻山越岭,穿过果香扑鼻的苹果园,在黑龙潭附近待了老半天。不是下千要赶火车的话,我们还会待下去的。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

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布,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好又在斗母宫躲过,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句的含义(15分)
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


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我们不及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


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


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


2、雨中的泰山有些什么特点?从原文中找例子说明。(9分)





1、
作者一行人雨中登山,从一开始到最后,他的心情怎么变化?(6分)







第二部分 写作(50分)


一、观察练习
1、观察固定特点:弄清写生地的位置、周边环境、地势地貌、景点布局和相关颜色。
2、观察季节特点:寻找现在这个季节天气、远近景、植物、动物和人的活动的特点。
3、观察动静变化:注意不同时间里、不同外界条件下、不同视角中景物的动静变化。
4、注意带着感情观察,各方面都要有重点。
二、分析练习
1、进行调查研究。如访问景区工作人员或附近的住户关于景区的历史、现状、未来等。
2、提取提示、公告牌或碑碣上的有用信息。
3、综合各方面的结论,根据自己的优势,列出表达提纲。
三、表达练习
说明:以写生地或里面有代表性的景物为题。
要求:写成写景物的文章,要有固定特点、季节特点和动静变化,要真实、有感情,600字以上。


















[知识窗]


数字诗


前人喜欢以数字入诗,如大家熟悉的“一去二三里”,今称数字诗。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首诗用了十个“一”字,不但没有给人罗嗦重复的感觉,反而更显得非常洒脱。
最丰富缠绵的是卓文君的数字诗。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几经周折终成眷属,回到成都。不久,汉武帝下诏来召,相如与文君依依暂别。岁月如流,不觉过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__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9 00: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