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第1课时 农牧文化的交融
基础训练
1. C 2. B 3. D 4. D 5. B 6. A
7. 问题一:北宋,东京(开封);辽,上京;西夏,兴庆
问题二: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辽、西夏和北宋并立时期的民族冲突是暂时 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是长期的,是当时的时代主流。中华民族正是在不断的民族交往、融合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间的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的事情,不同于异族的侵略。
问题三:农牧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不过因为双方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双方的地位不是对等的。游牧民族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而农耕民族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所以游牧民族如蒙古族以征服者身份进入农耕区,往往被农耕文化所同化。农牧文明在相互融 合、互为补充的过程中,汇成辉煌灿烂的宋元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四:政治:游牧民族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科举、典章制度。经济:游牧民族仿效宋朝赋役制度,学习农业生产,交流物资。文化:游牧民族在语言文字、社会风俗、文化观念等方面逐渐被农耕民族所同化。(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8. 契丹文字和西夏文字都是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所以与汉字的结构相似,这说明中原文化对西夏、契丹影响深远。(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靖康耻”指的是发生在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的中国 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事件。靖康年间金兵南下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 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因此灭亡。
词中的“匈奴”指的是金兵。
问题二:① 北宋末年的统治者昏庸无能,重用奸臣。②为了避免藩镇割据情形的重演, 北宋统治者对武官极度不信任,怕他们拥兵自立,所以朝廷中求和派经常占优势,这样也助长了金军的气焰。(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2课时 传统城市的新气象
基础训练
1. A 2. C 3. C 4. A 5. B 6. A
7. A 8. D
9. 问题一:唐朝的市(商业区)、坊(居民区)是分开的,商业活动是定时定点的;宋朝 的商业活动不限地点,城市、镇市、草市都有商业区,城市中坊、市界限已完全被打破,普遍 出现早市和晚市。
问题二:①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②逢年过节形成吃饺子、放鞭炮的习 俗;③使用高起高坐的家具;④晚上可以在“瓦子”进行娱乐活动。
问题三:早晚稻两熟制和良好的生产条件使苏湖地区稻米产量提高;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问题四: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或东京是北宋的都城,未经战争破坏等)。
问题二:C(东京的稻米由汴河运入,结合当时运输状况,稻米主要靠水运,而汴河东入 淮河,经古运河可将江浙一带的稻米直接运到东京;而汉中平原、江汉平原和东京之间有山脉 阻挡,运输不便;华北平原在当时基本上不产稻米。)
问题三:该段地处黄河下游,由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加,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严重,黄河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使下游逐渐变成地上河,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数米,加之该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强度大且集中,所以历史上该河段经常泛滥,开封有“地下城”一说。(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四:开封市是中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名胜古迹众多,资源特别丰富,又位于人口密度较大的中原地带,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明显,且旅游业可带动交通、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该市传统的重化工工业发展缓慢,发展旅游业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首选。(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3课时 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
基础训练
1. A 2. B 3. B 4. A
5. 问题一:宋朝(北宋);王安石 。
问题二:意译:在欢乐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人人喝着迎接春天的屠苏酒。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前都换上了新的桃符 。
问题三:反映了宋朝百姓在欢度元旦节日时挂年画、贴桃符的传统习俗和宋朝世俗文化繁荣的景象。这个节日仍然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中国民间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选择一个节日并说出它的来历即可。(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二:如对待过洋节应一分为二,有的是有意义的,有的则是不必引进的;过洋节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过热;不要因为过洋节而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4课时 文人的世界
基础训练
1. D 2. D 3. C 4. A 5. B 6. B 7. C
8. 问题一:豪放派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有柳永和李清照。 主要不同是:前者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后者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
问题二:两宋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与探究
梅、兰、竹、菊都是雅致俊逸、品性高洁的植物,正是宋元时期文人信念、情趣的最佳象征和寄托物。(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5课时 古代科技的典范
基础训练
1. D 2. B 3. C 4. D 5. C
6. 问题一: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问题二:唐朝,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它是唐代雕版印刷术的象征。但这种雕版印刷存在很大局限:刻版费工费时;一旦错了就不易
修改;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变形。
问题三: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转轮排字盘;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问题四:相对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省时省力,排版错误容易修改,容易保存。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开始于新石器时期,从浙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
人们已经懂得纺织。(如果回答“传说时代的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黄帝教人制作衣裳”也可。)
问题二:前提条件:棉花的普遍种植与棉纺织技术的日益推广和进步。古代人民的衣被原料以丝、麻为主,丝为上层贵族地主所用,麻为下层平民所用,丝比较珍贵稀少,而麻质地粗糙,都不是理想的衣被原料。棉布克服了丝、麻的缺点,此后大行于天下,直至今天,我们还享用着棉布带给我们的舒适与方便。
问题三:中国元代的木制棉纺车可以同时纺出三根线,这说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织技术先进,领先了欧洲大约四百年。
第6课时 开放与交流
基础训练
1. D 2. C 3. C 4. D 5. B
6. 问题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为主的政权,是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问题二:管理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影响: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问题三:管辖西藏的机构:宣政院。现在的广东地区,在元朝时分属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管辖。
7. (1)欧;西方;经济文化
(2)①长安;东南;印度 ②丝绸;陶瓷 ③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A. 长安;B. 罗马;C. 敦煌;D. 楼兰;E. 君士坦丁堡
问题二:答题要点: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