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4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
1000以内数的认识,对学生来说,不是数数不会数,而是如何有效地认识千、百、十、个之间的关系,并借助这些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很多老师上这节课时,往往采用大量的教、学用具,想借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陷入具体的情境与实物中,很难从提供的情境或实物中抽象出数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知识被丰富的生活场景掩盖了。
怎样才能提升学习素材的功用呢?
一是让生活素材成为学习数学的“背景”。既然生活素材是学习数学的“背景”,那就一定要让生活素材中的生活味退到后台去,退到看似无却又有的地方去,让数学味走向前台,走到主色调的位子上。这样处理既能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课标理念,又能充分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新课程教学思想。生活素材之于数学的关系,离开了生活现象数学课,数学会变得淡而乏味,形同嚼蜡;只有生活现象的数学课,学科教学严重失真。
因此,一节好的数学课中的生活素材,往往给人看到的是生活现象,品到的是数学思考,悟到的是数学思想。
二是让学习素材简单有效。其实,很多生活现象告诉我们,简单有效的处理方式往往都是最好、最经济的。当发明签字笔的人对于笔头写一段时间总是渗水一筹莫展时,一个不起眼的简单想法,少上一些水,就革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样,数学课也需要老师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地现象中挖掘数学价值,这些日常的生活素材往往不易引起学生对现象的热衷,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很容易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
三是让数学思考成为学习素材的主线。数学课的核心是数学,因而,不论什么样的生活素材,都要紧扣数学来组织、实施。不仅要让数学成为组织生活素材的一条明线,也要让数学成为隐含生活现象之内的一条暗线。只有这一明一暗两条线交织前行,生活素材的数学价值才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生活素材才能真正地发挥它应有的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