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高考】 1.(2010·上海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解析】题干的材料表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的工业基础极端薄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实施了一五计划。 【答案】C 2.(2010·天津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解析】从图中可知GDP能耗最高值出现在1958年,即大跃进时期,显然是由于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造成了自然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 【答案】D 【同步训练】 1. “双城县的希勤村,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种情况出现在( ) A.土改时期 B.过渡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2.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 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 3.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近两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4.右图为新中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与当时的大炼钢铁运动直接有关 B.农业比重下降是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D.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统计数据显示,到1957年为止,全国城市人口增加了72.58%。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B.实行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过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开展“大跃进”运动 6.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 A.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确立了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思想 7.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 A. 20世纪50年代初 B. 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初期 D. 20世纪70年代末 8.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9.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据你推测,以下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 A.建国初期,经济凋敝 B.土地革命,国家稳定 C.人民公社,信心膨胀 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10.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1.“早稻亩产三万六千 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 “大跃进”运动期间 C.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 杂交水稻推广后 12. 1967~1968年,“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其表现是( ) ①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 ②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③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不仅系统地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认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2)材料二、三反映的事件对经济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 材料二 最近,浙江省永康市的荆山夏村一些村民向“新华视点”记者投诉,被永康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村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群,耗资8 000多万元,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 ──新华社杭州2006年5月16日电 材料三 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这次全会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剖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新华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次运动?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2)通过材料二,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克服哪些问题?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应注意解决好哪些与农民和农村切实相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