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历史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0:4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主认知】



一、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



(1)周室东迁: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________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________,史称东周。



(2)春秋争霸: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_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间进行战争。



(3)战国变法: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纷纷改称“________”。 一些诸侯国为了__________,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________来统一天下。



(4)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



2.秦朝统一:_________变法以后,秦国的实力日益强大,秦王_______在公元前_______年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_______。



【迁移应用】



1.下列哪一年代是秦从一个诸侯国向帝国过渡的时间标志(    )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221年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先后支持变法,主要目的是(    )



A.确立封建地主的统治地位        B.增强实力以赢得兼并战争



C.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顺应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点)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1)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五帝”中取一个“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从此,“________”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历代沿用。  
  

(2)皇帝的权力: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由皇帝控制,调动军队的凭据_______由皇帝控制、发给。



(3)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_______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______________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职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_______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_______兼理监察事物,_____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______,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评价:①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_____、______和权________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②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



(1)建立



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建立: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_______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__________,全国分为____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2)建立地方官僚机构:_____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______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_______或(_______)。,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_______、________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迁移应用】



3.以下关于嬴政规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     B.修筑长城     C.推行郡县制     D.建立三公九卿制



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6.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    (     )



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打官司,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    )



A.御史大夫         B.县令             C.丞相             D.郡守



8.下列有关秦朝官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      



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C.按官职大小排列是:三公、九卿、郡守   



D.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州、县三级知能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作用(选学)



1.措施



(1)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修建驰道;开通灵渠。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3)军事方面: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移民。



(4)法律方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2.作用



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核心突破】



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内容:①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②建立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③建立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2)概念总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专制主义”指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②“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秦朝专制主义的基本特点



①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②中央官制特点: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0:40:36 | 只看该作者
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1)相同:①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2)不同点: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时 代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影 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3.直观再现
   
案例导析
1.《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在皇宫中嘻嘻哈哈、疯颠颠地闹着,剧中的皇帝也无可奈何。根据所学的知识对该剧的剧情处理,进行评价。
这是不可能的,完全是小说为了情节而虚构的。
(1)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威严,必然规定许多约束,增强人们的神圣感。
(2)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绝不会允许小燕子在森严的皇宫随心所欲。因此不可能出现剧中无可奈何的情形。
2.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然。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旨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开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迁尉议是。
请回答:
(1)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
本题属于材料解析题题型。根据设问来阅读材料,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加以概括,同时,注意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答案:(1)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2)李斯。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影响:秦废分封,行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叙述了秦始皇召开的关于是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讨论。材料中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争论的非常明确。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加强中央集权的论点。这是历史发发展的必然。
实战练兵
1.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秦代确立的中央集权制的基本特征是(    )、
A.皇权至上    B.“家天下”   C.权力高度集中    D.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3.秦《峄山石刻》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4.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5.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6.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
7.(选做题)【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BC221年统一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实在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辨: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
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断案。
参考答案
迁移应用
1. D 前三项分别是夏、商、西周建立的时间,D项才是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标志。注意秦国与秦朝的差别。
2.B 各国变法以前,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是旧贵族势力利益的代表;同时,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续不断,要想保存自己的势力,扩大地盘,只有采取措施来发展自己。因此,建立封建制度和提高新兴地主的地位等都是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愿望(目的)。
3.B “理解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的概况。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其功劳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称国家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并确立了皇帝世袭和皇权至高无上的原则,并非对古代有道明君的效法。
4.C 秦统一前,天下长达550年左右战斗不休。如秦始皇所说,如果再分封侯王,“是树兵(引起战乱)也”。所以,他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A、B两项是军事措施,D项是中央官制,C项才正确。
5. D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或中央任命,且不可世袭,故A、C两项正确。结合题中括号内的注释,可判断B正确。秦的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官位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故D项错误。
6.C ②项属于御史大夫的职权;秦朝的丞相不掌握兵权,故④是错误的。
7.B 地方百姓打官司应该在地方进行。县令的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主,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8.D 秦朝地方政权机构是郡县两级制。
实战练兵
1.A
2.C要紧扣概念中的“集权”二字。在秦中央集权制下,地方权力严格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严格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C项概括最全面。
3.C 由题干材料可知,秦始皇吸取先代分封导致割据战乱的教训而实行郡县制。
4.A  B、C、D三项不属于皇帝制度的内容。
5.D 分封制度容易导致国家的分裂,秦在统一后吸收分封制的教训,确立了郡县制。目的是为了加强中演集权。
6.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题。郡县制的确立,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任命,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有叛人而无叛吏”。
7.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有功亦有过,功大于过。
其“功”主要表现在:(1)结束长期分裂和混战局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2)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基础); (3)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秦始皇的“过”主要表现在:(1)推行暴政,压迫人民,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埋下了秦亡的祸根;(2)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文化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9: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