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0:3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主认知】



知能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_不稳、内乱屡生。



(2)明太祖认为_________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同时,裁撤_______和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 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迁移应用】



1.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   



A.丞相的废除                        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内阁的废除



2.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



3.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知能二  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



(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内阁”出现:________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



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迁移应用】







4.有关明朝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产物和表现  ②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③内阁本身并无决策权  ④对皇权起到较大的制约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知能三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但______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置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



为扩大皇权,康熙帝亲政后,设_______,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2.设置



_______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_,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3.影响



(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迁移应用】



5.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A.南书房的设置              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的废除                D.内阁的设



6.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趋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7.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核心突破】



1.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什么?为解决这两对矛盾,明初是怎样解决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解决:改革地方官制:废行省、设三司;改革中央官制: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影响: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这是对元朝行省制度的一大发展。但使皇权空前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下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西汉、唐朝、明朝时期是怎样一步步解决的?



提示:皇权至上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最主要的特征。不同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在试图不断的加强皇帝的权威,削弱相权的。本题试从历史纵的角度审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西汉时: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唐朝时:推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分工不同,但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之间互相牵制和监督,最终权力集中到皇帝那里,从而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明朝时: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解决了中国两千多年君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



【实战练兵】



1.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峰的象征是(   )



A.设参知政事         B.实行行省制度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3.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A.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B.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6.明太祖废丞相的目的是(    )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7.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8.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0:38:09 | 只看该作者
9.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迁移应用
1.A本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明初废除了丞相后,丞相之权分给了六部,从而提高了六部的权力地位。
2.B 废除丞相,大权独揽,这是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
3.D自明朝开始丞相制度被废除了
4.B 对于组合类选择题,最简便解法就是采取排除法。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5.B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历史结论的理解能力。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形同虚设,相继取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制政治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故答案选B。
6.B本题考查点同样是考查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明清时期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西方已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开始近代化的历程,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为了维持地主阶级的统治,皇权的加强走向了极端。说明这种制度依靠正常的运行已经不能维护其利益,而要依靠极端手段来达到其目的。故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不再是封建制度本身的完善,相反是这种制度走向没落的表现,故选B项。
7.C 此题主要考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皇权不断加强,秦朝设立丞相是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来因为相权逐渐增大,威胁到了皇权。历代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清代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
实战练兵
1.C 通过材料所述宰相与皇帝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相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君的地位越来越尊。透过这一现象,我们能够得出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这一结论。
2.D自秦至清,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最高峰在清朝时。A项为北宋,B项为元朝,C项为明朝。军机处大臣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意旨办事,充分体现了皇权的加强。
3.A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4.A从明太祖与大臣的对话中,惟独万钢得到赏识,主要是因为前二人回答的都是以个人的成就为主,没有从皇帝加强君主统治角度出发,而万钢的言论强调了天下人都应服从君主的专制统治。
5.A结合军机处的职能考虑并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直接说明”。军机处虽然“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
6.D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明朝时我国古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时期。废丞相,有利于加强君权。
7.B 此题为文字材料选择题,根据材料中“罢丞相”进行判断。
8.B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9.(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加强皇帝权力;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削弱相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