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三十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及工作单位 王明轩
周至县鹿马中学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三十课《诗五首》中的一首,是千古传颂的名篇。该诗写出了作者生活中的不幸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想要天下寒士都得到安乐,进一步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古诗的格式、语感和节奏把握都有一定的认识,并对诗歌内部意境及情感的认识理解也有一定基础。就本诗的作者杜甫而言,学生比较熟悉,曾学过他的一些诗作,例如:《春望》、《月夜忆舍弟》、《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石壕吏》等诗篇。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也有些了解。
    可是面对生活在今天又衣食无忧的孩子们,他们并非杜甫笔下的“顽童”,因受知识积累水平与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这首诗要达到深层理解,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诗的作者情况及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掌握诗中重点文言字词,积累相关文言常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内部所蕴含的情感,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作者博大胸怀及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1 12:38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合作交流,互动探究





四、总结





五、作业





    同学们已经学过大诗人杜甫许多的诗歌,如《春望》,学生集体背诵。

   (背诵结束)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座简陋而破旧的杜甫草堂,一起去触摸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1、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诗体知识;

2讲解诗体知识;

3扫除字词障碍。

4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

5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



    将自己对大家与小家亲密关系的思考结果用一段文字表达出来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将自己不明白但教师未讲到的内容进行探讨。




    学生针对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提问质疑。


激发学生对唐诗的浓厚兴趣,并激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







准确掌握基础字词的读音,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顺畅朗读的要求。 从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学会主动寻找问题,激发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文章。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理解作者的宽广胸襟,并进行德育渗透


板书设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探究有质疑,自己对自己及他人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8:5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通过写作者生活中的不幸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想要天下寒士都得到安乐,进一步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这种情怀,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板块不太充足,使学生在课堂没有完全消化。部分学生胆小,回答问题的声音有点小,没有及时做学法指导。这些问题都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7: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