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30 18:32:28
|
只看该作者
内容详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解析
1.“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五、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六、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 同步习题 ·
射说
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①,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悦》。
注: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
②彀:拉弓。③走:自称谦词。
1.写出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晋侯觞客于柳溪( ) 再而贯马耳之左( )
而的又为一( ) 以卒贤主人之欢( )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线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顾尝学焉 / 顾谓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 将若车轮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何谓得之于心?
(2)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叙议的观点是(用文中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6.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 答案解析 ·
1.觞: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1)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2)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
4.晋侯子婿驰射失败,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骑射证明则“有道”,但遭拒绝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
5.A 6.C 7.D 8.B 9.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