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邮电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自荐书格式范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1: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邮电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自荐书格式范文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叫XX,今年17岁,在北京市第XX中学高三(3)理科班读书,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材料。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贵校特色鲜明的专业、强烈的时代气息、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突出学科优势的办学格局,都使我仰慕已久! 北京邮电大学在“团结勤奋 严谨 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引领下,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科技人才。我热切盼望能够成为贵校的一份子,畅游于知识的海洋,翱翔在文化的殿堂,探求知识、传承文化、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这将成为我一生崇高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受父母职业的影响,我养成了严谨、细致、自强、自立、不服输、负责任的个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学阶段一直担任班干部,帮助了同学,锻炼了自己。初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高中两个年度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中努力拼搏,在年级里始终名列前茅,成绩稳定,各科目发展均衡。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XX中95周年校庆的时候我是一名志愿者;读书比赛、科技周竞赛、合唱节比赛、校运动会等等,到处都活跃着我的身影,并且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荣获学校授予的“校园之星”称号。
  我友爱、善良、热心公共服务事业。高一上学期,我参加了“北京市二龙路敬老院献爱心活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期间,我有幸成为了奥运会定点医院306医院的一名自愿者,协助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安检、导医等工作,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局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2009年我参加了北京首都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万人翻花活动。作为班长,长达两个多月的国庆训练中,我刻苦认真,一丝不苟;我协助老师整队,帮助每一个同学克服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获得了学校授予的国庆训练标兵的荣誉称号和北京市国庆筹备委员会颁发的积极贡献奖荣誉证书;2009年暑假,利用去上海探亲的机会,我参加了徐汇天平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老年人日间活动中心”、“阳光之家”的服务活动,帮助照顾老人和儿童,受到了天平社区一致的好评。亲朋邻里肯定我诚实、厚道,老师长者夸奖我好学、勤奋、有责任心,同学及家长称赞我谦逊、阳光、有爱心,这都是溢美之词,听在心里虽不无得意,但总觉得受之有愧,心里忐忑不安,这些都将变成我继续前进,勇于超越自己的更好地激励!
  我的业余生活也是十分丰富的,我喜欢滑雪,喜欢跳到空中时那短暂飞翔的感觉,喜欢由雪坡上高速冲下寒风拂面的快意;我爱读书,与作者在心灵上沟通,找个周末的下午,冲一杯咖啡,抱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神游于作者构建的精神世界;我还喜欢交响乐,古典乐、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和皇家焰火,德彪西印象派的梦幻国度,都是我的最爱。
  我的座右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体绕自己轨道运转,几亿年如一日,永不止息,君子正当如此,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不为生活中的困难所击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轻易动摇。大地宽广无边,承载万物,君子心胸正当如此,要虚怀若谷,宽容待人,仁义待人。我会时常拿座右铭来约束自己,指导自己。
  我名字中之“杉”字,父母说是取“杉树”之意,杉树确算是树中的伟丈夫吧!这自是父母之期待。此 “树”能否成材,要靠自己努力自不待言,但环境条件却不可或缺,我坚信,贵校就是我等树木成材之沃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能够进入贵校学习成长,扎根深厚土壤,吸收充足的养分,与其他学子比肩争锋,秉承“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血脉与精魂,一定能成为“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创新人才。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主招生让自己离北邮的路更近一些,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给我一个进入北邮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辜负各位老师的期望,努力学习!
  敬祝
  冬安
自荐人:XX
XXXX年XX月XX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17: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