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预设教学目标、预设教学重难点、预设教学方法、预设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预设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预设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教学目标:
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预设重点、难点
预设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预设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学生学情状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因为散文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很能吸引人,不喜欢阅读散文的学生较少。但无论哪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来具体说说它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都是一些难题,不能很好的把握。
2.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已学过散文,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
3.题目是《故都的秋》,写作的主要材料是关于老北京的秋。因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早已对其有所了解。另外,我们在高一课文中学到的《胡同文化》,特别是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4.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目前是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五、说预设教学方法
1.说预设教法
根据高二学生的学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预设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预设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预设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说预设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预设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预设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预设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六、说预设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预设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预设认知作者(作者名片)(配合教学课件)(配合学案)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三)预设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四)预设学案引路,初步感受意象(配合学生学案进行)
要求:结合学案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那么这些“情”需要如何体现呢?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五)精读课文,预设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将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例如: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在一个院子里欣赏到的,归为一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安排给这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如:秋晨院落图。接着以此为例,可以将另外几种景物分别概括为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此时我又将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譬如:1.冷暖色调的判断。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接着我会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讨论法使学生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第三个知识目标以及两个能力目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六)设疑讨论,预设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七)预设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例子,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先给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小令。
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七、说预设课外延展作业:(配合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展示)
同学们,现正值阳春三月,请以为题,写一篇散文,文中要有古代诗词的引用,体现家乡之春的风貌。字数不少于500字。(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借鉴例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