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微生物怎样生活》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07:4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第三课。
《微生物怎样生活》教学设计

作者及工作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王  莉

教材分析

在前面两节课中,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微生物的存在,那么微生物是怎样的生物?它们怎么生活?这节课我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探究这些问题。这节课主要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及微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进行研究,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特性。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回味,找出微生物生活的特点,发现学习的内容和生活联系的很紧密,让孩子们喜欢课堂并完成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记忆里,存在着大量的情感体验等感性材料。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沉睡着的情感体验不是一接触文本马上就会被激活的,需要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引导中能否抓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地切入口至关重要。教学中我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活动材料,如鲜牛奶、酸牛奶等,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食物吗?”导入新课比较融洽。展示的材料都是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从而切入主题顺理成章。在此基础上,我又明确要求学生回答“品尝”后的感受,这就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找,范围在无形中被限定,学生的思维方向也就明确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通过模拟操作和数学运算感受到微生物繁殖方式及繁殖速度。
2.能设计实验探究适宜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二)情感 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探究。
(三)科学知识:
1.知道部分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2.知道微生物适宜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学会从提出的问题中进行准确的猜想与假设。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适宜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07:47:43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微生物怎样生活》一课的教学,主要是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回味,找出微生物的特点,发现学习的内容和生活联系的很紧密,让孩子们喜欢课堂并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通过“食物品尝会”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接着抓住学生猜想到的微生物,分小组搜集资料,验证猜想,最后归纳适宜微生物生活的环境。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充分调动学生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参与课堂双边活动,较好地进行了有效引导,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中引出体验。在学生的记忆里,存在着大量的情感体验等感性材料。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沉睡着的情感体验不是一接触文本马上就会被激活的,需要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引导中能否抓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地切入口至关重要。教学中我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活动材料,如鲜牛奶、酸牛奶等,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食物吗?”导入新课比较融洽。展示的材料都是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从而切入主题顺理成章。在此基础上,我又明确要求学生回答“品尝”后的感受,这就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找,范围在无形中被限定,学生的思维方向也就明确了。
第二、 引导中引出问题。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依赖学生思维这一“不确定性变量”,而这一变量如何又依赖于教学中教师引导这一“确定性变量”是否合理有效,只有两者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课堂。课堂中,我问学生“你们吃过这些食物吗?喜欢吃吗?它们的味道相同吗?哪位同学知道鲜牛奶是怎样变成酸牛奶的?请告诉大家。”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由 “味道不同”引出了 “微生物适宜生活的环境?” 学生进入了探究的主题后,展开探究。
课堂需要开放,但是只有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开放,才是可控的有价值的开放,这样的科学课堂才是灵动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07:4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29 07:47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及功能
2、实物展示:鲜牛奶、酸牛奶、新鲜豆腐、豆腐乳
3、提出研究话题:我们身边生活着这么多的微生物,那么微生物是怎样生活的?板书课题:微生物的生活

1、观察课件,了解各种微生物及功能。拓展知识。
2、通过对身边实物的观察,引出本节要学的内容。

由课件和实物展示导入课题,直观性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疯狂”繁殖的细菌(课件出示)
(1.讲解:细菌是通过分裂方式繁殖的。在适宜条件下,有的细菌大概每2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2、分组算一算、画一画
100分钟后,一个细菌会分裂繁殖为多少个?
4个小时(240分钟)后呢?
(3、小结  :细菌繁殖速度之快确实让人惊讶。
活动二、微生物适合怎样的环境
观察干豆渣和发霉豆渣
1. 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能力超强,从古到今,不停繁殖,现在的地球会是这个样子吗?原来微生物的生存也需要适宜的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宜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呢?
2. 猜想与假设(课件出示)
小组内交流猜想,班级汇报。
3. 指导实验设计(课件出示)
a. 分组交流
b.大家觉得他的设计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吗?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c. 制定书面实验计划。
5、小结:温暖、潮湿、阴暗的地方更适宜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1、通过学生亲自计算微生物繁殖的数字,感受其繁殖之快。
2、通过对比观察干豆渣和发霉豆渣,猜想细菌适宜生活的条件书面实验计划并对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对比实验,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书面实验计划,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

(三)科内拓展:(课件出示)

1.讨论:根据微生物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控制它们的繁殖与生长?(低温、高温、暴晒、保持干燥、清洗等方法.)
2.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会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利用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知识。

(四)课后拓展:制作酸奶(课件出示)


酸奶是大家喜爱的食品,它是由新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杯酸奶呢?

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3、微生物怎样生活
  温暖  潮湿  阴暗     适宜生存
低温  高温  暴晒     控制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14: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