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六年级11册科学《蜡烛的变化》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8: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大自然中物质变化多种多样,小苗出土,叶子变色,小狗长大,这些都是动植物的变化。本节课研究的是动植物以外的“物质世界”中的相关知识,选取学生十分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物质变化的对象。课文按照“问题一实验一思考一结论一应用”的思路编写,本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蜡烛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蜡烛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然后分别预测蜡烛在加热时、蜡烛在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进而引起学生对物质究竟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产生认知需要,为下一步的实验作好铺垫。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课文首先安排了“加热蜡烛,观察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蜡烛在温度升高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温度降低时,又会从液体变成固体”的现象,从而认识物质变化的第一种类型。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像水的三态变化,教学不做重点。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探究“蜡烛在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实验现象的观察上。教材第14页上安排了三个实验:观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附着小水滴(雾状)”、“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变浑蚀”、“烧杯底部有一层黑灰”等现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上述现象的产生说明蜡烛燃烧后变成了另外一些物质,这也是物质变化的第二种类型。最后对比蜡烛加热和燃烧时发生变化的区别,告诉学生: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另一类是变成了新的物质。
第三部分:学生自愿选择喜欢的实验,在观察、比较中判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教材第16页上的活动一是将生鸡蛋放入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会看到鸡蛋壳上有许多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会变软,慢慢变成了其他物质;活动二是将可乐罐压扁,可乐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活动三是在玻璃杯的碱块中例入少量白醋,会立即看到杯里发生剧烈反应,翻腾着大量的泡沫,碱块逐渐消失了,变成别的物质;活动四是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浑浊,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别的物质了;活动五将白糖加热至融化,白糖只是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活动六将白糖加热至变黑,白糖变成丁别的物质。
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各组观察实验和交流汇报中,对物质的各种变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分清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本学龄段学生的难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8:11: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学生探究活动非常有效,从自己设计方案到实验验证再到概括结论,整个探究过程完全是由学生进行。学生目标明确,分工合作,活动过程积极专注,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只是在其中适时地指导、点拨,或者给学生的解释和结论做一个科学的概括,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的启示是: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估计上,我还有保守的心理,教学设计中的许多发挥学生学习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环节中,总担心难以实现。由于准备有些仓促,部分教学环节的处理不够细致,还有待于进一步推敲和细化,相信学习的实效性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8:10:4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研究蜡烛的变化
第一个实验
第二个实验
第三个实验
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四、巩固练习
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老师进行实验准备,点燃蜡烛
归纳特点
指导分组实验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
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
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
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看书32页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学生发言
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
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汇报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学生实验验证
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
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并填写书73页表格,汇报。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揭示课题,引出内容
认识蜡烛的变化过程
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
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巩固课堂知识。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1. 蜡烛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13: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