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7:41:42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文  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
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能力
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情感: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田字格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文具,你能说一说文具里都放些什么吗?
复习1-5各数。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文具请大家观察一下:图画上画了些什么?
2、知道怎么做了吗?每一种文具各有多少/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连线,指名说。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6-10这几个数来表示?
4、6-10的写法。
形象记忆:6象哨子,7象镰刀,8象葫芦,9象“q”。
重点讲9一笔写成,8从右上角起笔,上圆稍小,下圆稍大,10是由1和0组成,0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回到起笔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一题:看图画线,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题,数一数,写出数,再画圈。
3、第三题;填数,发射火箭倒计时,从10写到0。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10各数,并会写6-10各数。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    7    8    9    10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7:41:46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快乐的午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在比较事物的多少的过程中,渗透对应的思想方法。
2、        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比较数量是10以内的事物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事物的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        问题导入
几只小松鼠到森林餐馆吃午餐,好客的服务员为每只小松鼠摆上了精美的餐具。快来帮助服务员数一数还缺哪几种餐具,各缺多少?
二、        说一说
1、比较松鼠和餐具的数量(同样多)
说一说:比较松鼠和餐具多少的方法
(1)先数小松鼠的只数,再数餐具的个数。
(2)把小松鼠和餐具一一对应进行比较。
2、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
(1)比较松鼠和汤匙的数量
松鼠的数量比汤匙的数量多
汤匙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
(2)比较松鼠和杯子的数量
松鼠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少
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
3、比较三个事物的多少
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2)用数数法比较
体验多和少的相对性
三、练一练
  1、画一画
  2、哪一堆正合适?
  3、比一比,最多的是谁?最少的是谁?
  4、猜一猜,松鼠采了多少个蘑菇?
四、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7:41:54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动物乐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动物乐园”这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 、=符号,并会读、写、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并会读、写、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情境图、动物卡片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动物乐园里要举行“好朋友”联欢会,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赶来了。都有谁啊?每种动物都来了几只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第种动物各多少只?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认识同样多认识等号=
小熊有4只,小鹿也有4只,他们是一只对一只,你发现了什么?谁也不多,谁也不少,他们的只数相同,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都是4只。可以用一个符号。“=”把两个连起来,4=4读作四等于四,“=”叫作等号。
2、建立多、少、大、小的概念,认识〈 〉
(1)小兔有5只,小猴有3只,一只小兔对一只小猴,小猴都对应上了,小兔多出2只没有对应上,小兔比小猴多反过来小猴比小兔少。
(2)小兔5只,小猴3只,5比3多,5 和3之间用 〉连起来,5 〉3读作五大于三。
(3)小猴与小兔比:3小于3〈 5读作三小于五
3、= 〈 〉这三个符号我们叫做关系符号,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比一比,说一说:3吸只小猴与2只小鸟
2、小熊4只,小兔5只,小猴3只,谁多谁少呢?引导学生用○代表小熊,△代表小兔,□代表小猴。
(1)小熊和小兔比,小熊和小猴比,你发现了什么?
(2)这三种动物中谁最少,谁最多呢?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鹿和小兔比,谁多谁少?
3、学生独立在第13面填空,集体订正。
4、填一填:在圆圈里填上全程的符号。在方框里填上全程的数,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认识其他的符号。       

板书设计       
多少  大小
4   =   4     5  〉 3     3   〈   5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7:41: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       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        让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分析:
1、        教学重点: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认识符号< > =符号。
能正确比较多少、大少、长短、高矮、轻重、厚薄等。
2、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关于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体会轻和重、高和矮、长和短。
课时安排:6-7课时




课题        过生日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大小,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2、        理解物体大小或容器内装液体多少的比较方法。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形状不同的容器中所装液体的多少。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问题导入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的前面有一个很大的蛋糕,一家人的杯子里都倒上了饮料,桌子上还放着一个大西瓜和两瓶饮料,一家人为妈妈过生日,多快乐呀!
二、新知讲授
问题1:把切好的三块蛋糕和三块西瓜分别标上序号。比一比,说一说三块蛋糕中哪块最大,哪块最小,三块西瓜中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1、比较三块蛋糕的大小
   2、比较三块西瓜的大小
     问题2:哪杯装的最多?哪杯装的最少?
桌上有三杯饮料,想知道哪杯装得最多,哪杯装得最少,其实就是比较三个杯中饮料的多少。
探究比较方法:
1、运用观察法进行比较:三个杯中饮料的高度是相同的,但却不能由此判断三杯饮料装得同样多,因为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杯子底部大小是不同的,那么哪个杯子的底部大,这个杯子装得饮料就多,所以第二杯装得最多,第三杯装得最少。
      2、运用统一标准的方法进行比较:把三杯饮料倒入同一个较大的杯子,记下每次倒入饮料的高度,再根据三次高度判断哪个杯子装得最多,哪个杯子装得最少。
     问题3:可乐瓶和果汁瓶谁装得多?
可乐瓶和果汁瓶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同,都是不规则的瓶子,要比较的是两种饮料瓶谁装得多。
探究比较方法:
对于形状不同的两个瓶子,不能仅凭用眼睛观察来判断谁装得多,要实际测量一下才能得出结论。
三、练一练
   1、大的画“√”小的画“⊙”
   2、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3、哪个装得多?谁喝得多?
   4、想一想,把方糖放进杯子后,哪杯水最甜?
四、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1、2、3、4.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7:42:02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下课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亲身体会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
2、使学生初步体验高矮的比较性,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比较高矮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高矮、长短、厚薄的相对性,建立比较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实物、主题图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2、学生互评3、全班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比高矮 比长短
比长短:物体的一端对齐
  比高矮: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7:42:06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跷跷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两个物体比较有了大小还有轻重之分。
2、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3、培养的情感: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主题图、图片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4)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练一练第1题、第2题、第3题。
2、第4题。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轻  重
天平的指针偏向哪边,哪边就重。
表面大的物体不一定重。
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练一练1.2.3再小组讨论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7:42:1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能在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
1、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单元难点:
能根据加、减发的含义,正确列出加、减发算式。
小组合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15-18课时

课题        一共有多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应掌握的知识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应发展的能力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3、应培养的情感
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加法的意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铅笔若干支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教师拿出一些铅笔问:孩子们,看看老师手中都拿了些什么?(左手1枝,右手2枝)
看到老师手中的铅笔,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注:及时肯定并鼓励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孩子们真聪明,那谁来说说,哪只手拿的铅笔更多呢?
换句话说,也就是左手拿的铅笔比右手少,对不对?
那根据咱们前边所学的知识,你们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找学生上黑板表示,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吗?
孩子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提出的问题也非常棒,那到底有多少枝铅笔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加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认识加法
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多少枝铅笔呢?
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老师巡视,可作一些小提示
刚刚这位同学提出,可以用加法来进行计算,孩子们,你们同意吗?
那1枝铅笔和2枝铅笔和在一起到底有多少枝铅笔呢?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用一个式子将它表示出来吗?
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式子,你从这个式子中发现了哪些符号?
孩子们真会观察,“+”咱们学过没有?
那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
这个算式,咱们就称之为加法
咱们再一起来数一数,老师手中是不是有三枝铅笔
有多少枝?
那1+2是不是和3相等?
所以它们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在这个式子中1和2都是加数,3是得数
非常棒,那以后咱们再看到合在一起的问题,咱们会解决了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第22页,看看书中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那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三、课堂练习,加深理解
那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在上面写出式子吧
注: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谁把你的式子写到黑板上去
有不同的式子吗?
可以吗?一起读一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用3+2=5来表示?
对于孩子们所说出的例子一定要给与鼓励
看着书中的摆一摆,第一幅图,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它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自己列出式子
用刚刚的方法解决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中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孩子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有关加法的问题       

板书设计        认识加法
1+2=3       2+3=5
3+2=5
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1、2、3、4。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09: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