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是学生在科学课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为了能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以一种集体方式进行的学习,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有收获,因而在科学课教学中,老师都非常注重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过程,只有活动,才会有收获。但是在课堂的活动中,老师往往为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却限制学生的活动,或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玩”,那就更别说啦,对这种活动,学生只能想。
其实,“玩”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是科学课堂上的活动。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进行互动,那么互动的时候,就会产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从而引发到学生之间的其他互动。学生喜欢科学课,就是因为科学课有活动,而活动对学生而言,那就是一场游戏的过程,也只有让学生的心情全部投入,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搭房子》一课中,老师课前先了解学生准备的材料(课前布置),并让各小组进行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设计好自己小组所要搭房子的图形,然后带学生在操场上,给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场地,就让学生开始动手。
学生的动手过程,其实就是“玩”的过程,每个小组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很高兴的跑来跑去,并不急着动手,而老师也不说,等过了十分钟左右,才告诉学生还有多少时间,这个时候学生才开始动手。这个时间学生的心情已经全部都释放,当学生放松的时候,动手的过程就会很投入。而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很开心的,并没有象在课堂中那么严肃,每个人都按自己分工好的角色和设计好的图形进行。在其过程中,学生的脸上始终露着笑容,有说有笑。学生在“玩”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学生会了提前准备的重要,学生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学生会知识的运用等一系列过程。
在活动过程,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其好玩的特点,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在其“玩”的过程进行学习,就会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能力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