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有一个备课组申报了一个小课题,研究“课前预习”。他们在新授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填写预习卡片。预习卡片上有两栏,一栏是“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另一栏是“在预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课上,学生将预习卡取出,在教师的组织下讨论各自的疑惑。备课组的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了,能够带着思考进课堂。更可贵的是,学生能够主动质疑,积极交流。经课题组的老师介绍后,我也不由跃跃欲试,于是就在“圆柱的体积计算”这课进行尝试。下面简要记录了这堂课的教学片断,以供大家一起讨论。
一、自学课本,了解圆柱的体积如何算。
上课伊始,我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打开书本自学。
大概五六分钟后,有学生示意已经看完书上的指定内容。于是就组织交流。
问:通过看书,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1:我知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Sh
生2:我知道圆柱是转化成长方体后得出体积计算的。
师:通过自学,大家都了解了圆柱体积是怎么计算的。
板书:体积是怎样计算的?V=Sh
(对于圆柱的体积计算,有相当部分学生不陌生,有的可能在书本上看到了圆柱的计算公式;有的可能通过父母朋友知道了这个公式;也有的可能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而猜到了公式。面对这样的学习背景,如果教师再遮遮掩掩,故作神秘一步一步去揭示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学习必定不可能投入。因此,安排自学,让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这个计算公式,以此作为新的学习起点也不失为教学的一种策略。)
二、交流讨论,了解圆柱的体积为何那样算。
师:我们了解了圆柱体积是怎样计算的,这还不够,还需要理解圆柱的体积为何可以那样算。
板书:圆柱的体积为何可以那样算?
生1:因为圆柱的体积和转化后的长方体体积是相等的,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
生2:因为转化后的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底面的半径,高和圆柱的高相等,长方体体积是长乘宽乘高,圆柱就是……
学生说到这里有点支支吾吾,说不清了。的确,空口说理有点摸不着边际。
师:刚才生2向我们介绍的尽管不十分完整,但是老师听出来,他是想寻找圆
柱和转化后长方体的关系。现在,就请大家对于圆柱和转化成的长方体作进一步的研究,认真观察它们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老师这里有学具,需要的同学可以上台领取,通过操作来观察。
(虽然学生看了书了解到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但是静止的画面无法动态地展示转化的过程,因此对于部分空间观念不十分强的学生来说,就不能找到圆柱和转化后长方体的关系。因此,教师事先准备了已经平均分成十六份的圆柱体学具,为需要操作的学生提供帮助。)
过了大约十分钟左右,学生示意操作结束。于是,教师组织反馈。
生1:通过转化,我很清楚地看到了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高和圆柱的高一样。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发现,借助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生动笔推导。
反馈交流。生1:
生2:
(学生知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但是目标并不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如何理解?这是本环节的主要任务。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看书观察,细究“为什么”,当看书不能很好地理解后,借助操作来帮助理解。这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也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三、反思回顾,从圆柱体积推导过程感悟学习方法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习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想一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到图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说圆柱体可以转化成长方体,以前学过的圆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师:是啊,想一想转化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为了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当我们在研究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可以将这个问题想办法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是数学学习很有效的方法。
师:除了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外,还有吗?
生:我觉得今天先让我们自学,有些看不明白的就动手拼拼看看想想,这样的方法也很好。
……
(在理解为什么的基础上,如果能推波助澜,让学生从中思考,“由此还可以得到什么”,那么教学所起的作用就不仅仅是眼前目标的实现,而是可以延续到后续学习,为后来的学习作方法、思路的铺垫。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在学生理解了圆柱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梳理,从中感悟学习方法。)
这节课,环节不多,节奏舒缓,然而学生非常投入,学得很主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