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教学应把握好“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凡事有度。”课堂教学亦如此,切实把握课堂教学的“度”,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学科整合要适度
  新课程强调学科整合,提倡跨领域学习。因此,不少教师常运用绘画、表演、唱歌、实验等来体现学科渗透、学科整合。这本身是件好事,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因为掌握不好整合的“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颇。
  有位老师在教学《五彩池》时,让学生当画家,画一画五彩池,并重点放在比比谁画得好的环节上。这位老师就没有吃透语文之所以要与美术整合的目的,其目的是通过“画”,了解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情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五彩池的多和美,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把画的内容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追求“活动出新”,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学科整合,改变的是学科本位现象,强调的是为我所用。如语文学科不能上成手工课、音乐课、活动课或拼盘课。语文教学时,不管我们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落脚点都应放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一切都应从语文学科的目标、性质出发,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若这位老师致力于让学生画一画从课文中读懂的五彩池,并说出为什么这样画,那这节课就会“语文味”十足。
  二、拓展延伸要适度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的教师为体现这一点,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如描写风景的课文,必须了解地理位置、考察相关景观、知晓发展历史……
  笔者认为,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教学应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和作者情感之美,在此基础上再引进相关资源。同时,这样的拓展延伸应放在课文学习的不同时间进行:如搜集相关资料可以放在课前,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广阔的信息链条;相关读物的推荐宜安排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得的知识、方法、技能,巩固、发展课堂教学成果,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必须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诱导学生关注课外资源,让教材成为连接课内外、沟通校内外的桥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讨,过早、过多、过于集中地补充其他内容。
  三、多媒体使用要适度
[NextPage]

  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多媒体集图、文、声于一体,通过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创设美妙无比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堂应积极使用多媒体。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有三个特别感人的镜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三个特写镜头再现了首都人民扶老携幼送别周总理的感人场面,教学中若采用多媒体定格、回放、慢放,不但可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添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
  任何事物都有“度”,若教师一概以鼠标代替粉笔,屏幕演示代替教材,反而容易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教学“花里胡哨”,缺乏实效。如在理解《坐井观天》中“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一句时,笔者见过这样两种教法:第一位老师制作了一幅精美的课件,正中是“井”的横截面,井沿上歇着小鸟,井底坐着青蛙。理解句子时,教师动画演示出“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第二位老师则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卷成筒形扣在一只眼睛上,另一只眼睛闭上,通过望到的天花板的大小猜想青蛙望见的天的大小。学生很快发现:从作业本卷成的“筒”里看天花板,看到的是和“筒”一样大的天花板。于是得出结论:“小鸟坐在井底看到的天肯定只有井口那么大”。显而易见,以“本子”作学具远远胜于多媒体课件,不但省时省力,教学效果也很好。
  “度”是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是主观调控的结果。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需要把握好“度”,让课堂教学不断散发出本味之芳香,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作者■范翔宇 单位:四川省西充县第一实验小学 来源 教育导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4: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