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一、 认识心脏和心跳
| 1、谈话: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吗? 2、投影出示:
①心脏在人体模拟图。
②心脏的实物图片。
③心脏的正面、背面模拟图片。
④人体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3、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心脏大致在人体的什么位置?自己找一找。
4、小结:心脏位于人胸部偏左边,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人自己的拳头接近。
5、提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动手做)
6、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投影出示模拟心跳图片)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
学生会积极汇报查阅资料情况
认真观察图片,交流
交流,踊跃回答。
基本能准确定位。
形成认知
学生动手做:手握皮球,反复挤压松开,体会手上感觉。
| 检查课前查阅资料情况,初步认识心脏和心跳。
感官认识
通过观察——动手——形成认识。
形成知识点。
动手体验,产生认知。
形成知识点。
|
二、 认识心脏跳动的 作用
| 1、提问:心脏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
2、谈话:心脏不停地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3、指导学生利用挤压塑料瓶的实验来模拟心脏跳动。
4、简单讲解切脉知识。(投影出示切脉图片)
5、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在身边哪些地方摸到脉搏。
6、测量:和同伴合作,同时测出脉搏和心跳两个数值。同学帮助测脉搏,自己测心跳。(教师轮流控制时间,然后轮换测量,记录在表格里)
7、讨论:为什么一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
8、出示人体血管的分布图。讲解: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
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
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提问: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呢?
2、学生作出自己的猜想。
3、教师讲述: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将肺部吸进的氧气和小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又把身体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4、合作交流: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5、血液循环的作用: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四、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1、谈话:心脏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2、学生自学交流。
3、小结: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
五、拓展:观看《心脏和血液循环》视频。
六、巩固练习:
七、总结:
|
让学生猜想,各抒己见
积极动手操作,形成初步印象。
有较强的兴趣。
动手去摸脉搏和心跳,记录,探索脉搏和心跳的关系。
分析实验数据。
看图,知道心脏跳动的意义。
|
培养合理猜想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
知识拓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能力,形成知识。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知识。
|
| 米,这个长度坐火车往返西安宝鸡大约277趟的距离!
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
|
|
三、 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 1、提问: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呢?
2、教师讲述: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将肺部吸进的氧气和小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又把身体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3、合作交流: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4、血液循环的作用: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 学生作出自己的猜想。
知道血液循环的意义。
同伴交流,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 培养合理猜想能力。
形成知识。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
四、 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 1、谈话:心脏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2、小结: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
|
学生自学交流。
理解记忆。
|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形成知识。
|
五、拓展
| 观看《心脏和血液循环》视频。
| 观看《心脏和血液循环》视频。
| 进一步强化,拓展视野。
|
六、总结
| 小结心脏和血液循环
| 跟随老师的总结复述。
| 归纳整理。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心脏和血液循环
心脏 血液循环
形状 作用(意义) 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