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07: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中的第七课。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共有8课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知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

在未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变化,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而且更深地认识到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科学探究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并学会给液滴加热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改变物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07:53:1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推测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水是哪种水
   
  



  

  试验:浓盐水能否让马铃薯浮起来
  


  




   探究马铃薯在盐水中沉浮的原因
   









       探究马铃薯在其他液体里的沉浮
   
  





   





   观察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
    创设情境,演示大小马铃薯在两杯水中的浮沉情况 。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
引导学生找出证据证明杯里是盐水 。











激发学生兑制盐水的欲望,并提供需要的材料 。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并演示怎样科学地比较盐水和清水的重量





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提供材料
帮助学生使用天平比较液体的重量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演示塑料块在清水里和在浓味精水里的沉浮
启发学生将找出的规律推广开来
猜测马铃薯的浮沉情况。
思考与猜测不同的原因,发现新问题:水影响了马铃薯的浮沉  。

思考:杯里的水是什么水 ?
想办法证明杯里的水是盐水。讨论想出的办法是否有效。
  








  兑制浓盐水,观察马铃薯能否在浓盐水中上浮 ?
  
     思考问题:为什么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盐水中浮?
协助老师用天平比较盐水和清水的重量
   


1、兑制白糖水、味精水,观察马铃薯的浮沉情况
2、 比较白糖水和清水、味精水和清水的重量
3、 综合分析三种液体中马铃薯的情况,找出规律

观察塑料块的沉浮
思考并将找出的规律修正完整
创设情境,启发探究欲望。通过观察,发现事实与猜测的不同,和以往的旧认识产生矛盾,发现新问题,引出下面的研究。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推测。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将推测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虽然学生的方法不足以证明杯中是盐水。但是大胆的推测是值得鼓励的。

看到杯里的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学生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盐水。因此,经历盐水让马铃薯上浮的过程不但可以肯定他们对盐水浮力的认识,而且也为后面的研究做好了铺垫。
  


   学生能推测出加了盐的水会增加重量,但这并没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还需要科学的比较来证实。
   







   打破学生对盐水的执着,使其注意到液体本身的重量问题,将研究引入关键部分












   在找出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本身的轻重关系之前,马铃薯只是一个“载体”。要让学生将认识扩展到“物体”的范围,还需要马铃薯以外的材料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清水                 沉
浓盐水               浮
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
液体的密度      物体的密度
物体就会上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07:53:1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整堂课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不同水平、不同生活学生都有了各自的发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看到同学们取得成功时的欢愉、得到帮助时的感激。
    考虑到学生往往已经有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认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有意识的让奖励小组把往另外一个杯子里溶解味精和糖,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这个环节能再加几组实验味精和糖则更好。在实验结果是让孩子们概括总结自己的发现后,如果能将总结出,提炼出的最精确的概念以文字出现,那将给学生更深的记忆。
    控制学生不要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而是一平勺一平勺的加,这样学生就能探索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勺勺地加盐,每加一勺都要搅拌到全部溶解为止。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在教学上,我一直抱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时时处处为学生去考虑,可有时还是不自觉地做出教师为主的行为。在本课教学后,我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想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小组成功地完成了马铃薯在盐水中浮起来的实验,四个人都趴在桌上,我发现了这种情况后,就询问他们完成了实验吗?学生回答我马铃薯浮起来了,我想让学生马上来汇报实验结果,可学生告诉我他们还没想好这是为什么?我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根本没有多想就让他们把按我的要求汇报。事后想起,我真的很汗颜,这个时机,正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学生正尝试着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验中碰到的现象,他们不再为活动而活动,真的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我为什么不给他们时间呢?如果当时我让他们去认真思考了,甚至是和他们一起进行了探讨,而不是在全班同学实验结束后让这个问题流于形式的交流了一下,那这样的探究经历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由于有了学生自己思维的参与,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的思维才会真正的被激活。一个看似平常的细节,实际就体现了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上这样的细节很多,可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来说,是没有小事的,这不是无所谓的,可这样可那样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做才能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只有教师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小处也能做出大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7: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