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2012-2013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23: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2012-2013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品】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初中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
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德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4.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5.参观圆明园遗址最能使我们牢记(   )。
  A.落后就要挨打       B.誓死卫国的崇高精神
C.鸦片危害严重       D.北京曾是清朝的都城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7.《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国家,马克思曾经说它在中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0.“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在下列选项中指出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辽东半岛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11.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天演论》的出版
      C.“公车上书”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13.决定创办图中学校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义和团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4.20世纪初,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1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
A. 南京      B.南昌          C.北京           D.武昌
1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8.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幅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19.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百年前,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马路天使》      B.《渔光曲》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20.“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这句话中的“此事”指的是(   )
A.京师大学堂的设立         B.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C.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诞生
二、改错题(以下各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订正。)
1、领导金田起义的主要人物是梁启超,他建立的政权是“太平天国”。
                                                         
2、严复撰写的《天演论》一书,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
                                                         
3、三权分立是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旗帜。
                                                        
三、辨析题(以下各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鸦片战争的爆发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导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1)根据材料一,写出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按照这一口号,主要创办了什么类型的企业?列举其中一个(3分)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要改变中国社会的措施是什么?他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2分)
(3)根据材料三,邹容认为改变中国社会要靠什么?他代表哪一派别的立场?(2分)

(4)为了实现人们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发起人是谁?(3分)

2、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共始终”
材料二   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请问(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谁?最早向中国倾销鸦片,并牟取暴利的是哪个国家?(4分)
(2)从材料中可知“本大臣”对待鸦片的态度如何?1839年6月,在广州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请问这事件是?(4分)

(3)鸦片这种毒品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请你为此设计一公益广告词。(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个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二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临时大总统誓词
(1)材料一中的三种革命是指三民主义,请你说说什么是三民主义。(3分)

(2)材料二中的“文”指的是谁?你认为这一誓词应该是在什么时候宣誓的?(4分)

(3)请你列举这位临时大总统的两项事迹。并谈谈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4分)

五、问答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请按顺序写出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4分)

(2)举出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2分)。并说说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分)。

(3)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两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2.明清时期中国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致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请你列举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三个例子并加以说明。(6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23:15:06 | 只看该作者
     本站所有试卷下载均无需注册,下载方法:直接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到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2012-2013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品】.rar (51.79 KB, 下载次数: 5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23:15:17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A        C        D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C        D        D        B        B        C        C
改错题:
1.把“梁启超”改为“洪秀全”。
2.把“撰写”改为“译述”。
3、把“三权分立”改为“三民主义”
三、辨析题
1、不正确。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急于打开中国的市场。
2、不正确。辛亥革命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四、材料题
1、(1)自强;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
(2)(3)见导学P29.
(4)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2、(1)林则徐。英国
(2)坚决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3)言之有理即可
3.(1)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孙中山;1912年1月1日。
(3)创立同盟会、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两个即可)
    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五、问答题
1、略
2、洋务运动:如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学习西方技术。(2分)
戊戌变法:如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发布了一系列学习西方的法令(具体列举出措施也可)。(2分)
新文化运动:如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列举出具体内容也可)。(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2: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