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1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觉感悟获取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以此为基点,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独立探究的时空;小组合作探究;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谈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自觉感悟,从而主动获取知识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激趣探究、提供时空、组织合作、联系生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进行启发与诱导,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努力教给学生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
  下面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觉感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些做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这种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引导他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证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这样设计:教师提出问题,有一次大猴给它的孩子们分桃子,大猴说:“现在给你们每个6个桃子,要吃3天,你们可得算着吃。”小猴子们听了,想想说:“不够,不够,一天只能吃2个。”大猴便说:“别叫,别叫,现在我给你们12个,这下可多了,不过要分6天吃。”小猴子们听了叫起来:“还是不够,不够。”这时大猴子提高了嗓音,大声说:“别闹,别闹,我决定给你们24个,不过分12天吃。”大猴的话还没说完,小猴子们又叫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会知道了,引进课题“商不变的性质”。在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仔细的聆听,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又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练习部分设计这样一个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学生判断后出现正确和错误两种意见,此时教师并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请判断正确和错误的双方各选出4名同学作为代表,开个小小辩论会,老师各提供给两队一个圆,请双方通过讨论研究后通过提问把对方问的哑口无言。在辩论中同学们兴趣盎然,在研究说服中对分数有了更深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二、提供独立探究的时空,培养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它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1.新旧联系中探究。
  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十分密切,旧知识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旧知识让学生探索新知识。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出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看到,在5的末尾添上一个0,5就从个位移到了十位,计数单位也随之由“一”变成了“十”,也就是原数由5个一变成5个十,所以就扩大了10倍。再照这样研究添两个0或三个0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在一个自然数的末尾添0,原数的数位就发生了变化,由较低的数位移到较高的数位,所以原数就扩大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再研究小数的性质的算理,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讲完准备题,课堂上问学生:刚才我们研究了在自然数末尾添0,原数有什么变化?上节课我们又学了小数,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很自然会有这种想法:如果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会怎么样?这样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做了有利的铺垫,使学生产生联想,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动手操作中探究。
  俗语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新课后在练习部分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每得到一种不同的折法,举起来让老师和同学们看一看,贴到黑板上,小组内相互看看折的对不对,别人折出的四分之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互相启发、交流,开阔思路,得出四种折法: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他们的折法不同,但大小相同的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得到了四种折法,小组讨论后得到结论,印象更深刻,记忆保留时间更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三、小组合作,大组交流,不断质疑、解疑,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讨论正是这样的教学法。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的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促进思维的有序发展;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从而有效的使认识趋于完整,使结论趋于完满。
  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多克斯在其所著的《学习方略》一书中说: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中,任何个人都要“受着榜样和别人成绩的影响,这是相当普遍的真理,要是你的成绩保持在高水平上,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和那些在学习上很努力的人交往,小组讨论对于那些学习速度较慢的人来说,往往具有‘加快’作用。”这些也是对小组讨论在学习效益方面的肯定。
  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在处事上变的更加宽容与谦虚;
  (2)小组是一个集体,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对集体负责的精神。
  (3)有利于“互助”、“合群”、“合作”、“民主”以及求实求真等道德观念与时代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讨论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选择与确定。
  1、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组织讨论,越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越要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授小数的性质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自己得出小数的性质是本课的重点。学生们测量后得出:0.2米=0.20米=0.200米,此时,提出问题:“观察和比较上面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反馈学生得出以0.2为标准,在0.2的末尾添上一个0,两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以0.200为标准,在0.200的末尾去掉一个0,两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接着教师出示:0.1——0.10;0.3——0.30;
  0.4——0.40;0.5——0.50……几组小数,让学生每人自选一组小数,先独立思考,在两个正方形的纸上画一画,比一比,然后小组内交流,看看刚才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不是小数的普遍规律,小组内讨论后,反馈交流组内讨论情况,进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这样使学生不但能够得到结论,而且能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可组织讨论,使学生参与总结过程,锻炼思维。
  例如:讲授乘法分配律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计算得出:
  (128+72)×50=128×50+72×50
  (46+24)×3=46×3+24×3
  (80+8)×125=80×125+8×125
  引导学生讨论:“请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给10分钟时间)请大家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小组的同学发现这三个等式左右两边都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只不过左边的算式是先求和再求积,有小括号,而右边的算式是先求积,再求和,没有小括号。”
  “我们组发现左右两个算式都有相同的几个数。”
  “我们还发现每道题有两种方法解答,在计算时都有一种方法简便,一种方法不简便。”
  “我们发现左边的50、3、125只用一次,而右边的算式用两次。”
  “我想补充,我们小组还发现左边的算式都要先求两个数的和,再乘一个数,而右边的算式只不过用这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个数。”(此时教师紧紧抓住“分别”一词继续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位同学回答时有一个词用的特别好,哪个词?(“分别”)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是这样的吗?第一道题左边是(128+72)×50,而右边就是用128和72怎么样?分别去乘50再把积相加。两个同学互相说说另外两个算式?”
  同学们发表意见:
  “第二道题等式是(46+24)×3,右边用46和24分别去乘3,再把两个积相加。”
  “第三道题等式左边是(80+8)×125,右边就是用80和8分别去乘125再把两个积相加。”
  “刚才我们通过大家一起观察、讨论、研究,发现了这个规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规律说一说?”(找两三名同学发言)
  出示规律内容: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这样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讨论探索总结出来的,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四、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变应用为探究的过程。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精彩描述。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
  例如: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课,设计购房方案,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家住房面积,了解购房需要考虑的因素,为本次活动做准备,课上反馈学生兴致很高,接着出示本次活动内容:王大爷攒了10万元钱准备买一套理想的住房,现有四套供他选择:
  楼层
  房价/平方米
  建筑面积
  A套
  六层
  860元
  80平方米
  B套
  二层
  980元
  98平方米
  C套
  四层
  1060元
  110平方米
  D套
  三层
  1160元
  115平方米
  王大爷现在月工资1100元,王大妈每月也有700元的收入。银行表示如果王大爷愿意,可为他提供2万元的贷款,期限两年,利息共800元。王大爷正在发愁,请同学们本着“经济、实用、负担轻”等原则,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设计出与王大爷家庭可承担的最佳购房方案。课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设计出不同的购房方案后,老师选派小组的学生代表,汇报自己小组设计的具体方案,说一说设计方案时的想法和理由,然后再组织学生互评,看一看别人设计出的方案有什么特点,最后通过比一比哪个方案更合理的相互研讨,筛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方案。
  在这里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的答案只要能讲出道理,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这样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经常采用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等形式,能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学生长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更能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促进学生在探究中自觉感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透彻、更扎实。经过一年的引导探索学习实验,在对学生进行的“学习态度,探索精神”的问卷调查表中,学生有了很大的起色,学习态度的得分率从73.6%上升至88.7%;探索精神从41.6%上升至71.6%,总得分率从63%上升为83%,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参考资料: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教学艺术》
  《21世纪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
  《北京教育》
  《上海教育》
  《江苏教育》
  《浙江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1: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