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观摩课《热是怎样传递的》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7:5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学生经历了液体、固体、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后,知道热是可以传递的,同时他们也可能相应地产生一些疑问,这一教学环节希望学生能更深入地观察热传导现象。教科书的这部分让学生观察: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通过观察蜡的熔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和过程。这项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传导产生新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这样,学生在这部分探究过程中,他们对热传递,确切地说是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对“热是怎样传递的”即热传递的方向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并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热传递的方向他们已经具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用实验验证是不难的一件事。不过学生动手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递。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和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向四周传递的传递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用酒精灯为铜棒加热
我们在铜棒的左端加热,怎么右端也会烫手呢?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2.从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了热会传递,那热是怎样传递的呢?(板;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对于热传递的现象,学生并非一无所知,在生活中他们有过许多无意识的经历。因此,创设情境,用酒精灯为铜棒左端加热,他们都很自然地能说出金属棒的右端会烫手。这时,一个“你怎么知道的?”问题,让学生回归到生活里去学科学。在此基础上, “热是怎样传递的呢?”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上,他们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
二、探究热的传递
1.热在金属丝中的传递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到热在铜棒上是怎样传递的?能不能用手去摸摸看?看不见,又不能碰,那我们怎么知道热在铜棒上是怎样传递的呢?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设计一个实验,让看不见的现象变为看得见?
(2)下面就利用这些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亲眼“看”到热在铜棒上传递的过程,请把你们的方法画在实验记录表一中。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画出实验方法。(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我提出问题“热在铜棒上是怎样传递的,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设计一个实验,让看不见的现象变为看得见?”给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平台,让他们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经历思维探究。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真正开始于当他们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找出事情真相的那一刻。同时,为学生提供一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设计,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3)汇报、交流实验方案(鼓励学生想出在金属丝不同部位加热的方法,如一端加热、中间加热等)
教师预设问题:
设计意图:我希望学生能在开放的、没有教师指导的环境中,展开思维,发散思维,设计出很好的实验来,自己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五年级的学生考虑问题还是欠周到的。因此设计了汇报交流实验方案,通过几个小问题,在同伴互助中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5)下面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加热点进行实验。比一比哪个组合作得好,完成得快。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交流实验现象: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牙签掉落的先后次序说明了什么?(酒精灯火焰的热传递给金属丝的一端,然后沿着铜棒慢慢地向另一端传递,或酒精灯火焰的热传递到金属丝的中间,然后慢慢地向两边传递)。(依次分组汇报)
(9)小结:同学们看,无论在铜棒的哪个位置加热,热在铜棒上的传递是有规律的。谁来说说热在铜棒上是怎样传递的?(酒精灯火焰加热的部位温度相对比较高,所以热在铜棒上都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递。(板书:高温→低温)
设计意图:在“加热粘有牙签的铜棒”时设计了在铜棒的左、中、右三端分别加热的三个实验,然后让学生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实验,这样改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热不是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传递,通过三个实验的对比、归纳,学生自然得出“热总是从加热的地方也就是温度高的一端往温度低的一端传递”的结论。
2.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刚才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热会沿着铜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这是一个金属盘,如果老师在盘子的中间加热或者在盘子的边缘加热,热在盘子上又会怎样传递?请把你们小组的猜测画在实验记录表二上。(附后)
(2)生猜测。(画图)(实物投影学生实验方案)你们为什么这么猜?
设计意图:通过“你为什么这样猜测?”这一问题,能使学生对前面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出:热在金属圆片上也是从较热的部位传递到较冷的部位。同时猜测时以画图的形式来记录,更形象,更利于学生表达。
(3)猜测需要实验来验证,这个实验又怎么做呢?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能够“看到”?
备课预设:用粘牙签的方法。
a用粘牙签的方法我们只能看到热在金属片上某些部位、某些点的传递情况,如果我要看到热在盘子上所有部位的传递过程,怎么办呢?
b粘牙签的方法比较费时,有没有既节约时间,效果又明显的实验方法呢?引导学生想到用凡士林涂抹或蜡。——怎么涂?(要涂满而且涂的要均匀)老师这儿有一个蜡盘,在盘子的底部均匀地涂上了一层蜡,我们就用这个蜡盘来做实验。)
c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观察蜡的变化)
(4)提出实验要求:
1、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好记录表。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就熄灭酒精灯。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实验中或实验后的盘子。
(5)请同学们选择在中间或者边缘加热,开始分组实验。
(6)交流: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能推测出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顺序和方向吗?
(7)小结:根据这两种现象,谁来总结一下,热在盘子上是怎样传递的?
也是从酒精灯火焰加热的部位开始传递,从较热的部位向较冷的部位传递。(指板书:较高→较低)
设计意图: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上一活动的设计,学生往往会认为热传递是一个线型的过程,而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热传递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观察、积累、比较,逐步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
三、巩固延伸
1.小结:不管是铜棒上还是金属盘子,热在这些物体中的传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都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所需研究的科学问题,即“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够通过学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坐过的板凳要热一些”等又回到生活中去,即“科学服务于生活”。突出了“科学生活化,生活科学化”的教学理念。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最终要应用在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7:59:23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              温度较低         

         热   高                   低
高温→低温   热传导对流辐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7:59:32 | 只看该作者
学反思
1、在做每个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特别是第二个实验先让学生充分预设在加热后,粘在铜棒上的火柴哪一根会先掉下来?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得出科学的结论,起到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仔细观察积极参与其中的乐趣。通过实验结果与之前猜测的异同,使学生真正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达到了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通过学生亲自实践,能最终总结出这一课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可见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已经“消化”了。
2、在上本节课之前,由于教师作了较充分的准备,几个实验都亲自实践了一下,所以发现了实验装置的一些不足,及时做了修改,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也更便于学生实际操作,因此本节课的三个实验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由于实验桌是由四张桌子拼成,教师事先没想到,铁架台放在桌子中间会放不稳,教师应让学生把铁架台放在其中一张桌子上,否则,如果铁架台倒了,就可能出安全事故。虽然没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这也是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在今后的实验中还要更加注意到实验的安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9: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