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00: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清澈的湖水》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27 清澈的湖水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一、导读质疑
  师:(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句子“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请大家朗读这句话,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学生先朗读思考,后纷纷质疑)
  生:“他”指谁?
  生:小洁为什么要不满地看“他”一眼?
  生:“企盼”是什么意思?
  生:小洁企盼什么?
  师:真不错,我们把这些同学提出的问题分成两个问题来研究:
    ⑴ 句子中的“他”指谁?小洁为什么要不满地看“他”一眼?
    ⑵ “企盼”是什么意思?小洁企盼什么?
二、立体探究
  师: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他”指谁?
  生:“他”指小男孩。
  师:为什么小洁要不满地看了他一眼?请你们读读课文第四段,说说理由。
  (自由读文,并在书中作记号。)
  生:因为这个小男孩往湖里扔香蕉皮,污染了环境,所以小洁不满地看了他一眼。我是从这里读懂的。“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
  师:你真会读书。(出示句子:“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同学们,这里的“皱纹”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皱纹”是“波纹”的意思。
  师:那这里为什么用了“皱纹”而不用“波纹”,能换成“波纹”吗?
  生:不能,因为“波纹”是很美的。像第一段中“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多美呀!而这里,小男孩向湖里乱扔香蕉皮,这种行为是不美的,因此只能用“皱纹”,更说明湖水变得不美了。
  生:小男孩乱扔香蕉皮,好象连湖水也生气了,她也不满地皱起了眉头,满是“皱纹”。
  师:是啊,小男孩不文明的行为令湖水皱眉,令小洁不满,我们也对他──
  生:不满。
  师: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朗读训练:学生自由读──学生个别读──教师评(表情上“皱眉头”,语气上显出“不满”)──生自由读──全班齐读)
  师:大家真会读书。能带着问题认真地读课文,理解了语句所表达的含义,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真棒!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第二个问题,“企盼”是什么意思?
  生:“企盼”就是“盼望”的意思。
  师:小洁企盼什么呢?
  生:小洁企盼美丽的景象再回来。
  师:哪些美丽的景象?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并作记号,后交流)
  生:“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师:多美呀!小洁陶醉了,你也陶醉了,我听得也陶醉了。大家也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齐读这两句。)
  生:“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师:在这声“哟”中,你体会到了小洁怎样的心情?
  生:我体会到了小洁很惊讶。
  生:我认为除了惊讶,还有高兴、兴奋。
  师:是啊,在这声“哟”中,让我们体会到了鱼儿给小洁带来的许多“惊喜”,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个别读──师范读──生自由读──齐读)
三、评价归纳
  (课件仍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句子)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这句句子的?
  生:我们先读这句句子,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生:然后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四、训练迁移
  师: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读懂这一段。
  (生小组学习,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提的问题是:“小洁四处张望,在寻找什么?”
  生:我们小组提的问题是:“小洁眼睛一亮,她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的问题是:“小洁飞快地向前跑去,她跑向哪里,去干什么?”
  师:真不错,那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生:我从课文中读懂了,小洁在寻找垃圾筒,她眼睛一亮,看见了前面有一只垃圾筒,就飞快地向前跑去,把面包纸扔进了垃圾筒。
  师:你们体会到小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小洁是一个“环保小卫士”。
  师:美丽的湖水教育了小洁,使她成了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也把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吧,别忘记小洁那企盼的目光,让我们也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吧。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反思】
  1、《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开放性四步骤立体教学模式”的“导读质疑”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抓住文本中的阅读契机,引导学生阅读,启发质疑,为学生与文本对话创设了一定阅读和探究的情境。如本案例中“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这句话含义丰富,表达含蓄,把它推向学生阅读质疑,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辐射阅读,体会文本所蕴之意,真正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为学生的阅读创设了立体化的情境。
  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思考价值,探究性强,能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在质疑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质疑加以引导归纳,使问题真正具有探究的意义,即既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又能引导学生品味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提高朗读技能、阅读和写作能力,以真正有助于探究立体化。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立体探究”过程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情,据学而引,以引促学,自始至终贯彻以学生探究为主体、教师点拨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如案例中“皱纹”和“波纹”的辨析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感悟到了两者间所蕴涵的不同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品味了语言,受到了情感熏陶,真正体现了探究的立体化。
  4、通过“评价归纳”和“训练迁移”,帮助学生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学生自研自学的佳境,以实现叶圣陶先生“用不着教”的理想。总之,“开放性四步骤语文立体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本人尝试教学的这堂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感悟深刻,效果较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5 23: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