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1: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片断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现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枣树的样子吗?
生1:小枣树光秃秃的,很难看的。
生2:小枣树的树枝是弯弯曲曲的。
师:嗯!小枣树确实是一点儿也不好看。我们再来说说小柳树吧?
生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是绿绿的。
生2:到了春天的时候小柳树的叶子是又细又长,很漂亮的。
师:是啊,这么漂亮的一棵小柳树看着旁边长得一点也不好看的小枣树,怪不得要去嘲笑它了,谁来做一回骄傲的小柳树?(出示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指名读
师:a好一个“多难看”呐/好一个“多漂亮”啊,感情多深,多神气啊!
b 瞧,这棵小柳树把胸脯挺得直直的,头也抬得高高的,多骄傲呀!
c 好一个“喂”,真够无礼呀!
d 听,她把两个感叹号都读出来了,感情多强烈啊!
让我们学学她的样子.用我们的朗读声走进小柳树的内心世界吧!齐读。
教学随感
扎扎实实地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只有语言文字要识、要写,一篇课文中小小的标点符号也是学习的内容,我选择从评价语入手从而使学生关注标点符号。同时,为了指导学生体验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维和理解中去,我还运用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从针对小柳树神态、体态、无礼入手评价,既是在激励,又是在评价,更是在指导,使得学生越读越想读,越读越会读。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方法的指导的课堂是扎实的课堂,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也扎实了。
片断二
(出示全家人品尝枣子的图片)
师:这时候,大家会在议论些什么呢?先请小朋友们在座位上小声地说一说吧!(生自由说)品尝着这么可口的枣子,大家会说些什么呢?谁来说?
生1:爸爸会说:这枣子可真爽口啊!
生2:妈妈会说:这枣子可真是又大又甜。
生3:奶奶会说:枣子不仅好吃,而且它的营养丰富,大家要多吃点。
生4:我会说:明年我们家还要种一棵枣树,让它结更多的果子。
师:是呀,本来光秃秃的小枣树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可口的果实,还给大家带来了品尝枣子的快乐,在一旁的小柳树听了大家对小枣树的夸奖,它又会想些什么呢?请你认真地读一读第6自然段,读一读,找一找。
师:你找到了吗?
生: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出示)
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呀?
生1:小柳树已经后悔了,早知道以前就不去嘲笑小枣树了。
师:多会读书呀!请你读一读。
生2:小柳树非常着急,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师:请你来着急地读一读。
师:你也读出了感叹号,可真是又着急又后悔啊。让我们学一学她的样子,后悔地读一读吧!
师:小枣树到底说了什么?再请你细细地读读6、7自然段,动动笔,用线画一画小枣树对小柳树说的话。
生: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果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出示)
师:再请你反复地读一读小枣树的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呀?
生1:小枣树很谦虚。
师:你想做谦虚的小枣树吗?请你读一读。
生2:小枣树很善良,它没有去嘲笑小柳树。
师:相信你也是位善良的孩子,你来试一试。
生3:小枣树说话很温和,而且不计较以前小柳树嘲笑它。
师:你读出了一棵宽宏大量的小枣树,请你读一读。
生4:小枣树看到的是小柳树的优点,而且还去安慰小柳树。
师:多会读书的孩子啊!让我们再一起做一回小枣树,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师:面对自己的优点,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不同的说法(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过的话),让我们再来比较地读一读她们的话吧。师领:小柳树说——
教学随感
真真切切地读。 最初喜欢支玉恒老师的课是因为他的课堂充满着的“读”的色彩,更是因为欣赏他的一句话:语文课堂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提出以读为本?站在“发展与创新”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连文本都没有读懂读通,哪来的发展与创新,那种把课文架空,用大量的影像、图片和热闹的辩论、表演来取代“读”的做法,无疑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还是要借助“读”和“悟”来落实,“读”和“悟”是语文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的一种发展创新之重要方法。
1、读要有要求、有层次。 朗读是一种言语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言语艺术。因此,在让学生进行朗读时,要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必须规范朗读,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这是朗读的底线。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或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某些问题,或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文情,或让学生读读比比,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练读,总之要体现朗读的目的性,这样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才会读得生动,读得有意义,读得有收获,达到充分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精义妙理、神思妙笔。朗读训练时,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朗读“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将“读”落到实处。
我在给了学生足够时间自由阅读课文第5小节之后,指名读,正音,提问:品尝着这么可口的枣子,大家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一读第6小节,找到了小柳树心理描写的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后,又要学生细细地读读6、7小节,动笔画一画小枣树对小柳树说的话,最后再反复地读一读小枣树的话,你能从中读懂什么呢?这样初读、认真地读到边读边画再到反复地读,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揣摩,涵咏品味其间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而在学生有所感悟后再读课文,这时文本的语言就融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而转化成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鲜活的语言。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朗读使学生语言的积累水到渠成。
2、读要有导悟、有个性。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可小看“导悟”,诚然“熟则能悟,悟则能化”,但教学的运用之功,还在教师怎样艺术性地用寥寥几语,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导语虽是“点水蜻蜓款款飞”,但如果教师适时的运用一些导语,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由于这一“点”而泛起波澜,潜移默化中,教师成了学生文化精神之旅的内行而亲切的导游。
我在《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学中,在导语的设计上也下了功夫,以便更能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精读感悟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小柳树从“骄傲”到“不好意思”的心理变化以及小枣树“温和、宽容大度”的待人态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中悟出“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多看别人的长处”这一道理。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促使学生进一步挖掘出文章更深层次的内涵“要善于和有缺点的人交朋友,用自己的言行和真诚帮助对方认识缺点,改正错误。”教师通过寥寥数语让学生先读后悟,悟后再读。读悟结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读。有的孩子声情并茂地读,有的孩子配上动作、表情读,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因情自得,充分保障个体感受得以淋漓尽致地张扬。孩子们读得轻松愉快,读得酣畅淋漓,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片断三
师: 小朋友,你喜欢他们吗?
生1: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它很谦虚。
生2: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它不计较,很宽宏大量。
生3:我也喜欢小枣树,因为它很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生4:我喜欢小柳树。
师:你和大家有不同看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4:因为小柳树长得很漂亮,所以我喜欢它。
师: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小柳树的美丽展现给大家吗?
生4捧起课本有声有色地读起描写小柳树外表的语句。
师:是的,小柳树虽然骄傲,但是它的外表的确美丽。我欣赏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孩子。谁再来说?
生5:我也喜欢小柳树,而且我能把读得更美。
师:真够自信的,请你试一试。
生6:……
教学随感
读懂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1、《小柳树和小枣树》讲的是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而非刻意想颂谁抑谁,“喜欢谁?”与“喜欢他们吗?”,看似没多大的区别,但实质是不同的。“喜欢谁?”是二选一,学生当然只有一种答案了。而后者的问题,二者可以兼而有之,喜欢两者的不同方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要首先读懂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2、尊重感受,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力求做到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当学生说到自己喜欢的是小柳树的美丽时,充分尊重其独特感受,小柳树虽然骄傲,但是她外表的确美丽,结合朗读小柳树的确很漂亮的语句欣赏小柳树的美。这些描述的语句也很适合学生积累。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就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片断四
师:是呀,我们在生活中更应像小枣树一样,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优缺点,多看别人的长处。那么,此时此刻,你想对骄傲的小柳树说些什么吗?让我们再次动动笔,写一写想对小柳树说的话吧。(生写,师巡视)
师:让我们一起帮帮小柳树,说一说对她的告诫吧!
生1:我想对骄傲的小柳树说:‘你以后不能再去嘲笑别人了,这是不对的。’
生2:我想对骄傲的小柳树说:‘你要学习小枣树的谦虚,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生3:我想对骄傲的小柳树说:‘你还要学习小枣树的宽宏大量,多发现别人的长处。’
生4:我想对骄傲的小柳树说:‘你要和小枣树一样善良,这样我们才更喜欢你。’
生5:我想对骄傲的小柳树说:‘我知道你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我们还是喜欢你的。’
生6:……
师:多会读书多懂事的孩子呀!最后,老师想把四个词语送给小柳树和所有的小朋友,出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齐读。
教学随感
有效地拓展延伸。  1、领会文本内涵,选准拓展内容。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一定要精心钻研这个例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出有价值的拓展点,将课本知识引向纵深处,将语文课堂引向更广阔的世界。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拓展时,要深挖教材,紧扣课本,以教材、课本为中心,向四处辐射、发散,以教材、课本为基础,切忌抛开教材和课本,漫无目的地空拓展,乱拓展。我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写写想对小柳树说什么?”通过这道题的训练,让他们把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升华为自身一种内在的品质,正好迎合最后送的词语:“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立足学生情况,选好拓展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拓展环节里,我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生活阅历、阅读经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拓展,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在理解小柳树态度的转变,突出宽容大度、善于发现他人长处的小枣树的形象时,读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从而使学生走进文本,超越文本,张扬个性,形成富有创意的独到的见解。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正因为不完美,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我们要追求一种完美,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彰显魅力、活力。特别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上进一步研究,摆正语文教学的根本,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并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但绝不是形式上的那种,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因为我们很清楚,月朗星稀,当老师的光亮超过了学生时,我们的教学也便失去了它的本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5 23: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