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优秀教案设计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7:5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雾凇》这一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全文共3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地赞叹。本课安排二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中,我以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感知了课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生借助多媒体浏览信息,进行交流,不断溶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通过朗读来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雾凇奇观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欣赏雾凇美景的图片,了解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和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2、能力目标:借助课文及有关图片,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运用整理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鉴别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受吉林雾凇的美丽和形成过程的奇特。
2、 知道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7:5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4 17:55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学习导入,初步形成美感
1、课件播放雾凇图片,让学生欣赏雾凇



让学生去感受一下这洁白的霜花,去领略一番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此环节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后边的感悟美、表现美进行有意义的铺垫。

二、整体品读课文、感悟美。



1、欣赏了6张雾凇图片你此刻最想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述(多媒体播放)

2、给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学生自主读文感悟美。
2、学生交流表现美。

学生通过欣赏之后,有了形象、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文本来感悟语言,直至后边的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段。(多媒体播放图片、课文第一段)
(2)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
3)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它呢?(配音朗读)

1、学生找出关键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词语表现雾凇的美。
2、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体会雾凇的美丽。


学生通过找一些关键词来理解第一段,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雾凇的美。


四、自学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边记:雾凇在什么条件下形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2)小组讨论准备用怎么样的方法向大家介绍呢?(3)交流:请不同学习方式的小组汇报。
4)朗读感悟:美美地读读这段话,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多媒体播放图片、课文、配音朗读)
5)这段话中作者把雾凇比做什么?
6)用“最初……逐渐……最后……”说一句话



1、学生选择方法,或用图示法或用语言归纳法。
2、教师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并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去。
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4、学生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
5、学生了解作者写雾凇形成过程运用到的修辞方法。

1、运用语言归纳法让学生知道雾凇形成的条件及逐步形成过程。在交流中,让思维产生碰撞,互相启迪。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文章的难点,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2、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体会雾凇的美丽。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松花江畔,你想说些什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
2)齐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能突出雾凇美的词语?
3)谁来把这诗句美美地读一读?(配音朗读)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1、学生找出关键词语“琼枝玉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一些词。
2、学生齐读、赛读、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3、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已深深地喜爱雾凇这奇特的自然景观,这完全得益于作者优美的语言,让学生把这优美的语言永留在记忆中。

六、朗读全文,激发情感。

1)学完了课文,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谈学习收获。
让学生再一次朗读全文去领略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去想象奇特的雾凇美景,去掌握雾凇形成的科学知识。

七、拓展延伸

1)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他是我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你还想了解关于雾凇的哪些知识呢?
2)我这里也有一些关于我送的资料。

1、班里同学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快速浏览,对自己感兴趣的做记号。
学生交流、浏览资料,进行知识的拓展。

八、总结

1、多媒体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吉林雾凇的美。
2、如果你现在就站在松花江旁边,你就带这很多游客到哪里,你怎样向我们介绍哪里的美景呢?
3、为了表达你对雾凇的喜爱之情,你能为雾凇设计一句广告用语吗?

1、学生做导游。
2、学生做设计师。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拓展练习(自由选择)

1、收集、整理有关雾凇的资料,可独立,也可合作制作一份小抄报。
2、请把你的导游词写下交给老师。

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老师的作业。
训练学生善于写下今天所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形成 :水汽- -- 遇冷 –---凝结
22雾凇     晶莹洁白 银光闪烁   奇观
                   形态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7:55:3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我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中学到的知识,注重引领学生正确的阅读,运用阅读教学策略做到“以读代讲,情景教学”,教学设计开放,改变了传统的逐段串讲的形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合作探究。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节课重点突出,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孩子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 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我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知道了这篇课文要让孩子体会美,要让孩子感受体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看雾凇的图片,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静态美。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雾凇的美的句子。通过品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
然后启发学生:这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吉林的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首先,弄清雾凇的形成要具备的两个条件,联系上下文理解“饱和”的意思,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松花江上为什么会有“饱和的水汽”。然后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出示句子: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知道雾凇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3个词指导朗读,并任选一个造句;抓住“最初……逐渐……最后……” 指导,出示由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画面,导入第三小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吉林雾凇的美丽风光,接着,问学生你会发出什么感叹,由己及人,引到诗句,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进一步体验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总结全文时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奇观,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存在很多不足。(1)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说感受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单一。(2)品词、品句、品章法不够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的美,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读,没能在读中感悟雾凇的美。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视频理解“饱和”的意思,没能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雾凇形成的缓慢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组织语言能力和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我设计的问题比较零碎,学生难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学中应变能力不强,没能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以后再给我上这一课我会更努力引导学品读课文,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悟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7: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