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巨人的花园》课例及评析
观澜二小 程雪娜
一、案例背景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一片荒凉,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二、 案例描述
(一)激趣入境
师: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老师问你们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有翅膀吗?(生困惑地摇头)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进美妙的童话世界里(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小红帽、巨人的花园图片)。
师(边放课件边引导):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____(生激动地说:白雪公主),看看,谁向我们走来了?(小红帽) 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____(巨人的花园)
对,这就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板书)(生读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吧!
【反思:这样的导语,打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营造了童话学习的氛围,体现了一种追求:引导学生从美好的文字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当一个个童话人物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那种与生俱来的对童话的喜爱之情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对学习充满期待。】
(二)研讨点拨 合作学习
师:一提到花园,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用你积累的词句描述一下(生说: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等)啊,太美了,那么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1——2自然段,指名读)请同学们仔细地听,边听边想象花园四季的美景。
师:听了刚才同学的读文,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花园里鲜花盛开。
生:花园里鲜果飘香。
……
生:好多孩子在美丽的花园里玩。
师: 正当孩子们沉浸在这美丽而快乐的花园里时,巨人回来了,花园里因此发生神奇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课文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读后交流。
【反思:我通过创设情境、过渡语帮助学生走进花园、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后发言)
师生共同提炼问题(出示课件):
(1)春天为什么会离开巨人的花园?
(2)春天为什么又回到巨人的花园?
师: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意见最全面、最有说服力。
(生边默读边拿着笔在书上写写、画画,读完小组讨论,师巡视参与其中,关注学困生)
师:春天为什么会离开巨人的花园?哪个小组来发表你们的看法?
小组1: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使春天离开了花园。
小组2:巨人赶走了孩子,春天也走了。
师:请找出巨人赶走孩子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像一下,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怎么想?
(生找出句子,师出示课件):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生: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很凶恶,他想:这是我的花园,你们不能进来!
生: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很生气,他想:我的花园只能给我自己享受!
生: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很不耐烦,他想:这些孩子真讨厌!
师:你能在读巨人的话时把巨人的这种感情表现达出来吗?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师:你能评价一下此时的巨人吗?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这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
生2:这是一个没有爱心的巨人。
生3: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巨人。
生4:这是一个很任性的巨人。
生5:这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巨人。
生:……
师:孩子们被赶走了,春天也走了,花园里什么样呢?(屏幕出示图片)你能用学过的词来概括刚才所见到的情景吗?
(生争相说:冰雪覆盖 天寒地冻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师让学生把“狂风大作”等词写到黑板上)
师:此时的花园变了,让你感觉怎样?
生:凄凉、寒冷
……
师:如果你是巨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孤独、寂寞
……
(屏幕出示文段)
师: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带到文字中去读这一段吗?(自由读,指名读)
【反思:谈话似的提问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从孩子们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还在朗读中有所感悟。】
师:可是,有一天欢歌笑语又弥漫在花园里,春天回来了。
你知道春天为什么又回到巨人的花园吗?
小组3:巨人醒悟过来了,他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小组4:他明白了唤来寒冬的,是他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
师:是啊,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那么,要唤来春天,就应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呢?
生:宽容
生:善良 友爱
……
师: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此时的花园又怎样?(屏幕出示图片)
生:巨人变得很宽容。
生:巨人跟孩子生活一起觉得很幸福。
生:花园里阳光明媚、草翠花开。
生:花园里充满欢声笑语。
师:让我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朗读春天回到花园的句子。(配乐朗读)
【反思: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花园的神奇变化,领悟对比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深入感受巨人醒悟前后的具体的言行、态度。通过朗读的指导,体会文情,培养语感。】
(三)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
师:此时的巨人变得和以前有不同了,他有什么感受?你想采访巨人吗?
(同座互相练习采访、指名上台表演)
小组1:记者:巨人,您能谈谈您现在的感受吗?
巨人:我感到很幸福。我终于明白了只有跟大家分享,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
【反思:看到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花园里,我顺势引导他们开展采访巨人或对巨人说出最想说的话,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蔓延、升华,理解快乐应和大家分享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
师:巨人希望更多人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他想把原来的告示牌换掉,你能帮他换吗?
(学生拿出纸片、彩笔写告示牌)
……
【反思:最后通过“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从感悟语言到运用语言,让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评析]
一、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本节课,教师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人物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孩子们见到美丽花园时的反应,巨人训斥孩子时态度的凶恶,训斥孩子后花园的荒凉,拆除围墙后花园的和谐,教师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到童话优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学生的思维、情感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的过渡语、适时的教学点拔和自己反复的朗读、品味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整个过程,教师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地把情感融于语言文字中。通过对花园变化前后的想象研读,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学生在读、思、想、说、写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做人要宽容、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二、 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在训练中增强学力
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有强烈的语言训练意识,整堂课都在一种自然、舒畅的情境中无痕地进行着语言训练。课始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词说想象中的花园,教师顺势而导;课中感受花园的美丽与荒凉,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以读见悟,直至熟读成诵;感悟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抓住“变化”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让学生在静静的默读思考中,在细细的语言品味中,在对比朗读、想象说话中,理解童话的内涵。课末的写话训练,更是把对寓意的心领神会见诸笔端。这种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的语言,以情感促积累,以积累蓄情感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三、抓住教学的生长点,在读悟中领会寓意
在教学中,教师非常注意学生的“读”。这里的“读”不是放任自流、毫无目的的读,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零距离的读,使学生进入童话的意境。他们通过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体验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情感,从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在感情朗读“春天离开花园”与“春天又回到花园”这两部分时,教师通过渐进性的指导,使学生自然融入其中,达到物我同一、文我合一的境界,从而在语文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文学家园和精神家园。在感悟“变化”时,教师抓住文本的要点,以点带面,辐射全篇,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品味语言,在想象画面中感受形象,这样,领悟寓意也就水到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