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1 19:05 编辑
有人说,生命应让灵魂在场。听了《长相思》,我最想说:课堂应让感觉在场。
首先,课堂上完全看不出王淞舟老师有备课的痕迹,也许他已经“备”了很长时间,也许他正沉浸在长相思深情里,便已走上了课堂。好老师进了课堂最容易入境,王淞舟老师的语言、神态从课始便带着悠悠的“乡愁状”,略带深沉地和孩子们从“乡愁”谈起,从而引出《长相思》及其作者纳兰性德。
继而,像许多名师一样,课堂教学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给人以炉火纯青的艺术享受。
听完《长相思》,我感觉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教得不仅仅是语文,更是底蕴,王淞舟老师的课就是底蕴很深的课。没有办法不相信,在他身上蕴含了很浓很厚的教学能量,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有智慧,每一招都看似无招,实则很有战斗力。就拿“读”而言,从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再到有滋有味地诵读,层层递进,却又关关相连,课堂上孩子读了很多遍,教师也相机范读了多次,但绝无一次有重复拖沓之感,一次有一次的感觉,一次有一次的味道。
朱光潜先生说:诗不可以解,但一定要可见可感。跟着王淞舟老师的感觉和引领,孩子们很快就能感觉到“身在征途,心在家园”的身心分离之痛,这痛,自己不解、妻儿不解、父母不解、朋友不解,这痛,带着太多的无奈、太多责任、太多破碎,于是乎,不是君“轻别离”,只是君“情太重”。爱得太多,太浓,太深沉,于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长相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至情、至善、风雪沧桑的纳兰性德。
越是浓郁的感情越是难以言说,唯有皎洁的月光,唯有绵长的相思。也许,王淞舟老师真的走进了纳兰性德的内心,否则,无以如此动心、动情,无以吟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深沉旋律。
听了《长相思》,感受了王淞舟课堂教学的魅力,我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触,那就是:语文课要让感觉在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