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1: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执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闫 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课件出示:杨柳依依)你能照样组吗?要求后面两个字是叠字。
生1:白雪皑皑
生2:流水潺潺
生3:其乐融融
生4:春风习习
生5:书声朗朗
师:(出示: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杨柳依依  芳草萋萋  炊烟袅袅       流水潺潺  春雨潇潇  白雪皑皑   云雾蒙蒙   霞光灼灼)有没有注意,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生:这些词描写的都是美丽的景物。
师: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定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师: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大家己拿在手中的《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和我们平时学的文章不一样,文言文我们有时简单地称它为古文,我们平时学的最多的文章叫——
生:(齐答)白话文。
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开始喜欢古文,喜欢古文这种特有的魅力。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好吗?
生:好。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至少读三遍,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多读几遍。开始。
生:(自由读文)
师:读通顺了吗?
生:通顺了。
师:读流利了吗?
生:流利了,
师: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生:(再读课文)
师:我请同学读一读。来,男孩子。
生1:(读课文)
师: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闫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给这位同学鼓鼓掌。
生:(鼓掌)
师:开了很好的头,谁还想读一读?好,女孩子,你来试试。
生2:(读课文)
师:真好。我最欣赏她读的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这个地方,她读得很好;还有一个地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好一个“必得之。”强调得好;最后一个地方,“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终身不复鼓。”读得非常好,也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伯牙绝弦”,读。
生:(齐读课文)
师:我们放慢节奏试一试,好吗?
生:(放慢节奏再次齐读课文)
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但七八遍总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是不是大概的理解了?
生:是。
师: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怎么解?
生1:就是伯牙从此不弹琴了。
师:好一个从此不弹琴。“绝”怎么解?
生1:“绝”是断绝的意思。
师:“绝”是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断绝了琴弦。刚才这位同学没有直接说“伯牙断绝了琴弦”,他解释得真好!为什么呢?他不是机械地按照下面的注释把它翻译过来,而是用了我们能够理解的经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看来,他是真正读懂了这个题目的意思,他真会读书。我们学文言文就要这样,要学会变通。文章的题目是《伯牙绝弦》,课文还有哪个地方也提到了“伯牙绝弦”?
生2:在文章中,“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里也提到了“伯牙绝弦”。
师:再来一遍,子期死,开始。
生2:(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说得真好,文中最后一句也提到了“伯牙绝弦”,这个绝弦仅仅是把琴弦弄断,不再弹琴吗?它意味着什么?是在向世人宣告什么?
生:他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师:他永远地告别了弹琴,他彻底地放弃了弹琴。而且,这里的绝弦绝不是一般的绝弦,它实际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从此永不弹琴了。当我们深入到课文中时,我们对这个绝弦就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我相信,如果我们多读几遍课文的话,我们就会对绝弦乃至于这篇文章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来,我们再读课文,这一次看哪些地方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地方你还没有读懂。呆会儿,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读懂了哪些地方?
生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意思是说:伯牙非常擅长弹琴,钟子期非常喜欢听伯牙弹琴。
师:这个“善”字怎么解?
生1:擅长,喜欢。
师:真好,有没在注意,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1:4次。
师:那么,每次出现都是同样的解释吗?
生1:不是。
师:那么,你能说一说吗?
生1:善鼓琴,就是非常擅长弹琴,善听,就是非常喜欢听弹琴。
师:那么,这个“善”字你刚才怎么说?
生1:擅长,喜欢。
师:这里的“善”作擅长、善于解,擅长,就必然喜欢,这中间有个因果关系。那么,后两个“善”字呢?
生1:是感叹词。
师:怎么解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1:02:09 | 只看该作者

生1:啊!
师:啊!峨峨兮若泰山!你们同意吗?
生2:我觉得这个“善哉”的“善”应该是“好”的意思。“善哉”就是“好啊!”
师:善哉,就是对别人的——
生:(齐)赞叹。
师:这个“哉”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
生:(齐)啊!
师:“善哉”就是“好啊!”表示赞叹,是我们变通过来的,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止“好啊”一个解释,那么,表示赞叹时,我们常说“好啊!”,还可说什么?
生1:真棒啊!
师:你也真棒!
生2:真行啊!
生3:不错啊!
生4:了不起啊!
生5:真厉害啊!
生6:妙极了!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善哉”可以有多种解释,不管是好啊,真棒啊,妙极了……都是表示赞叹。在古汉语中,一个字有不同的用法,现代汉语中,一个字也往往有不同的用法。刚才这位同学读懂了第1句,其他同不学你读懂了哪些地方?
生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认为意思就是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在曲子中弹出了高山的感觉,就是像泰山一样高大,像泰山一样巍峨。
师:这一句你理解得非常棒,我也可以对你说一声:“善哉”。后面一句你也能读懂吗?
生1:就是伯牙弹琴弹到了有关流水的,伯牙心中想到了流水,钟子期就说:“真棒啊!真好像江河一样广大。”
师:有不同意见吗,或者你的表达方式和他不一样?
生2:我有补充,这两个句子说明伯牙弹琴技术高超,他似乎想到什么,他的曲子中就能透露出什么来。
师:他能够用琴声表达自己的心情,的确是像文中所说他善鼓琴,其他同学呢?
生3:我也看懂了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的时候,他想到了泰山的巍峨和江河的辽阔,然后,钟子期就听懂了。他们两个好像是心灵相通一样,可见,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师: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文章开头就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什么地方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又看出了伯牙的确是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我从这两句看出来。
师:看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生:(齐)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假如此时你是钟子期,看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琴声,你就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巍峨的泰山。
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假如你还是子期,看到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透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长江、黄河。
师:于是,你就怎样赞叹?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伯牙善鼓琴,我们的课后资料里就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最有名的音乐家,那么,作为一位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是表现了高山流水。请你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肯定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生1:还会表现鸟语花香。
生2:还会表现秋天落叶满地的景象。
生3:还会表现无边无际的蓝天。
生4:还会表现繁花似锦的景象。
生5:还会表现冬天雪花纷飞的景象。
师:白雪皑皑的景象。
生6:还会表现春风习习的景象。
生7:还会表现霞光灼灼的景象,
生8:还会表现春雨绵绵的诗情画意的景象。
生9:还会表现春天,竹子拔节的景象。
师:作为一个善鼓琴的人,作为楚国一个有名的音乐家,正如同学们所说,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    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灼灼霞光(课件出示这些词语。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这徐徐清风了吗?
生:看到了。
师:于是,你怎样赞叹?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真是一个善听的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了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怎么赞叹?
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师:也是一个善听的子期。请想象这幅画面,伯牙在鼓琴,钟子期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芳草,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怎么赞叹?
生:善哉,善哉,萋萋乎若芳草!
师:志在炊烟。
生:善哉,袅袅乎若炊烟!
师:志在流水。
生:善哉,潺潺兮若流水!
师:志在春雨。
生:善哉,潇潇兮若春雨!
师:志在白雪。
生:善哉,皑皑乎若白雪!
师:志在云雾。
生:善哉,蒙蒙乎若云雾!
师:志在霞光。
生:善哉,灼灼兮若霞光!
师: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这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这就是知音。(板书:知音)无论伯牙志在清风,志在明月,还是志在杨柳,志在芳草,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
师:同学们,伯牙当时己是楚国最有名的音乐家,在子期没来之前,你想,他会缺少赞美吗?
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1:02:15 | 只看该作者

师:那他为什么独独把钟子期作为知音呢?
生1:因为伯牙每想到了什么,子期总能听到。
师:而别人呢?
生1:别人感受不到伯牙内心深处的感觉。
师:不能真正听懂伯牙的琴声。
生2:在钟子期到来之前,伯牙听到的都是空虚的赞美,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伯牙内心深处的心声,听懂伯牙曲子的韵味。而钟子期听懂了。所以伯牙把钟子期视为知音。
师:你能设想一下,别人空虚的赞美会是一种怎样的赞美?他们会怎样赞美?
生2:他们会说:伯牙,你真厉害!真不愧是楚国有名的音乐家。
师:可是,伯牙的琴声到底好在哪儿却说不出来。所以,这种赞美是空的,不着边际的!
生3:一般人的赞美有许多是肤浅的,而且都是表面的,根本不知道哪里好。
师:别人那种肤浅的赞美到底是怎样的呢?
生3:伯牙,你的琴声真是太美了!我从没听过像你这么美的琴声。
师:这样的赞美并没有像子期那样真正道出妙在何处,这样的赞美是肤浅的,是毫无价值的,是不着边际的。
生4:钟子期能听出伯牙哪个地方弹错了,但是其他人就算伯牙弹错了也听不出,他们只知道伯牙弹得非常好。
师:他们并不知道伯牙的琴声美在何处。所以这样的赞美也没有价值。
生5:钟子期最能体会伯牙内心深处是怎样用音乐来表达那些意思的,而别人却永远做不到,所以伯牙要把子期视为知音。
师:只有钟子期的赞美真正听得懂伯牙琴声的妙处。可以想象,当伯牙遇到钟子期之前,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那样去说——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他鼓琴志在流水,也没有人像钟子期那样去说——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你们想想,当伯牙听到别人那些毫无价值的、不着边际的、空虚的、肤浅的赞美,他是怎样的心情?
生1:他觉得很失望。因为听的人没在真正听懂他弹出的韵味。
生2:他非常的无奈。别人无法听懂他琴声的高潮部分。
生3:他会觉得寂寞。他感到听他弹琴的人都是一些庸俗的人。
师:有道是“曲高和寡”啊!
生4:他肯定很忧郁。他十分渴望找到一个心有灵犀的人。
师:他一定非常渴望,他渴望遇到一个真正的知音。他内心定会千万次地发出怎样的呼喊?
生:我的知音到底在何处呀?
师:然而有一天,俞伯牙终于遇到了这样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子期这样善听、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生1:一定是激动的,心潮澎湃的。
生2:一定是快乐的,他会想:我一定要在音乐这个事业上在所成就。
生3:我认为是很欣慰,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知音。
师:伯牙的心中一定是感慨万千,这万千感慨最终都化为一句话,他一定会对钟子期说什么?
生:知我者,乃钟子期也!
师:传说 ,俞伯牙和钟子期有着深厚的情谊。钟子期也把俞伯牙视为知己,最后一次见面,两人依依不舍。此时的伯牙和子期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
生1:我觉得不只是,他们还是生活方面的知音。
师:他们还是人生的知音。
生2:我觉得他们还是生命上的一种知音。
师: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绝对不是音乐上的心有灵犀,而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相遇,而这样真正的知音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真是太难得了,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感受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和欢悦。自由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这位同学读。
生:(饱含感情地读文)
师:这个同学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欢聚在一起的那份融洽。多么难忘的时光啊!无奈,世事难料,钟子期不幸染病而死,读——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是何等的决心,怎么就会以为世无知音了呢?
生1:伯牙以为钟子期是他的知音,没人更懂他的内心深处了,所以就终身不复鼓。
生2:因他们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想,再也不会有子期这样的知音了。
生3:因为只有子期知道伯牙的心声。
生4:伯牙的内心非常痛苦,以前,钟子期给伯牙带来了希望,子期一死,伯牙对生活也就绝望了。
师:在伯牙看来,世界上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子期了。伯牙不由得想,当他鼓琴志在高山,再也不会有人像子期那样去赞叹——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再也不会有人像子期那样赞叹——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子期一死,伯牙的心也跟着死了,课题是《伯牙绝弦》,这断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生1: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音乐道路上那辉煌的前程。
师:还断绝了什么?
生2: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的心弦。他已经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
生3: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师: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因此而断绝。
生4:伯牙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他的人生,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再也没有一件事能引起他的注意力,没有一件事能够点燃他的希望之火。
师: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向整个世界关闭了心灵的大门!
生5:我觉得还断绝了他的快乐,因为平时钟子期都在听他的琴声,钟子期去了,伯牙觉得非常伤心。
师:所有的快乐都随着子期的离去而化为泡影。同学们,伯牙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希望,断绝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留下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孤独、寂寞和心灰意冷。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你再读这段话。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同学们,死的不是别人,而是这个世界上自己唯一的知音,而这个知音一死,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知音了。再读。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伴低沉悲凉的古典音乐)子期死后,伯牙曾到子期墓前道别。在墓前,伯牙回忆起与子期在一起时那快乐的一幕幕(深情地朗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据说,在子期墓前俞伯牙曾写下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课件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无人理解的日子中去,想起与子期共处的种种欢乐,他又怎么能不加倍思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呢?同学们,读。
生:(齐读课文)
师:这真是(课件出示):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园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子期一死,谁是知音?那一曲高山流水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读。
生:(齐读课文)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难受吗?面对伯牙的痛苦和绝望,也许,你想劝劝他;也许,你想安慰他;也许,你想赞美他;也许,你还想到别的。孩子们,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写)
师:孩子们,请暂时把你手中的笔放一放。没来得及写完的呆会儿你就把它说出来。
生:……去觅人生的第二个知音。
师:她希望他,她劝说他,去觅人生的第二个知音。
生:我也希望伯牙能找到第二个知音。我现在就有一个知音……
师:我祝贺你,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自己的知音,你很快乐,是吗?
生:俗话说得好,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你和钟子期虽然是音乐上的知音,生活上的知音,生命上的知音,你不要太悲伤,不要把内心的大门永远关上,再一次振作起来吧!
师:人生在世,聚散乃是家常事。所以,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心放开,不必把整个心灵关闭。人在什么时候,都要走一条宽阔的路。
师:子期己死,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个动人的故事却并不因为子期的死,也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光彩。老师忍不住想,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在苦苦地寻觅自己的知音呢!知音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知音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可以成为我们的知音。自古知音最难觅,我若有幸遇到知音,那是人生的幸运,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假如没有遇到自己的知音,或像伯牙一样曾经拥有但又最终失去,那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把寻觅知音作为人生的一种追求。也许我们最终会一无所获,但幸福往往不在结果而在于这种追求的过程。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读了这个故事,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悲剧,老师更希望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去见证一份美好,感受一份人生的温暖。我们再读一读这个故事。
生:(齐读课文)
师:对知音的追求是超越时空的,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两千多年来,这些故事在人间广为流传,比如《吕氏春秋》、《列子•汤问》……我们今天学到的文章就是选自《列子•汤问》,但是,关于这个故事最生动的记载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关于这个故事,人们有赞叹,有遗憾,更多的人思绪万千,没有人会否认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己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师:对于这个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这乐曲的名字就叫《高山流水》。(欣赏名曲《高山流水》)
师:这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后来成为我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而这个“伯牙绝弦”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现在的我们和将来的我们看法也会不一样。对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也完全可以留在今后去慢慢地思考、去品味,让我们伴着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来读一读这个动人的故事。
伴乐曲再读课文)

                              ( 梁幼华根据录像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7: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