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设疑导入 二、认识杠杆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 1、如果碰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 1、引出概念: (从学生的描述中相机引出)像这样的棍子人们叫它撬棍,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认识杠杆的三要素: (1)出示撬棍(课件展示撬棍的使用过程)。 (2)师生归纳: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并找一找在图中的位置。 3、认识变形杠杆: 出示摇水装置和跷跷板,思考:它们也是杠杆,三个点在什么位置? 4、辨别: 它们是杠杆吗?为什么?出示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和擀面棍等。 5、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工具也 1、认识杠杆尺: 出示杠杆尺,问:它是杠杆吗?找一找支点?观察一下,它还有什么特点。 2、调试杠杆尺: 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相同的钩玛。3、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能说明用杠杆做事情能省力,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省力?在实验中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 4、分组实验。 4、统计数据,汇报结果。 5、分析数据,得出规律。 (1)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2)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3)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6、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4、统计数据,汇报结果。 5、分析数据,得出规律。 (1)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2)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3)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6、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属于杠杆? | 1、思考,发表自己的做法。 1、认识撬棍和杠杆。 2、观察,寻找,汇报。 3、观察、思考、交流杠杆的三个点。 4、思考,辨别。 5、交流。 | 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从撬棍形式的杠杆到生活中变形、组合后的杠杆,有助于学生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应用。 | |
板书设计 | ||||
杠杆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点 用力点 阻力点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