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 小魔术:水到哪里去了 教师出示两个杯子,在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入毛巾和塑料,然后在倒入同样多的水,分别从两个杯子里取出毛巾和塑料,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了 水跑到哪里去了呢 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生:…… 师: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师板书课题)
| 学生惊奇水不见了,讨论水到哪里去了。
| 利用小魔术导入新课,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 (一)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同学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并且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二)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师: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指名汇报所选择的方法。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三)介绍造纸术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多媒体)。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
|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来设计实验,互相借鉴,共同分享,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激励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喜欢探究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严谨的态度和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