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1.课堂导入
| 首先让学生看几幅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建筑物和机械设备是怎样的,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问像我们人体的什么一样?
| 回答都是通过钢筋纵横交错在一起。
回答像我们人体的骨架一样连在一起。
| 引入像这样骨架式的结构叫做框架结构。
|
2.做简单框架
| (1)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制作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在让学生分组制作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之前,要求学生在做好后将手分别按到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的顶端,仔细观察它们分别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出示ppt),并强调注意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长方形框架不稳定,那如何使不稳定的长方形框架稳定呢?
(3)为什么长方形框架加斜杆后变得稳定了?
| (1)学生分组制作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并按要求操作。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实践验证、感受加斜杆是否变得稳定了。
(3)比较加了斜杆之后的长方形框架跟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观察组成大型框架的“小格子”是什么形状的?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且三角形越多越稳定的结论。
|
3. 做正方体框架
| (1)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制作正方体框架,并拿出事先做好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猜测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受能力会是多少。在这儿,测试正方体框架的承受能力用的是书,教师演示,将书放到第二本时,正方体框架倒了。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2)如果正方体框架承受的是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3)展示作品,给予评价。
| (1)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2)学生分组制作正方体框架,并检验自己设计的加斜杆的方法好不好(每个组只能用四根斜杆)。
(3)讨论分析斜杆在正方体框架中所起的作用,并数数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锻炼动手能力,制作正方形框架,并用加斜杆的方式加入三角形增强其稳定性。
|
4.课堂小结
| (1)请学生总结学习中的收获。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
| (1)学生讨论这节课的研究内容、学习收获及对于框架的其他想法?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想生活中框架结构的使用
|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5.做框架
三角形 稳固 长方形 不稳固
不稳定 加斜杆(推、拉 稳定
许多三角形
过程
| 承受书本数量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第七组
| 没加之前
|
|
|
|
|
|
|
| 加了之后
|
|
|
|
|
|
|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1. 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2. 完成三角形框架的构建(美观、牢固);
3. 完成正方形框架的构建(美观、牢固、承载书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