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沙尘暴》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4: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沙尘暴》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全册PPT课件下载页面:http://www.lspjy.com/forum-352-1.html
13沙尘暴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沙尘暴天气的图片以及沙尘暴天气的影像资料。
    2.导致沙尘暴现象的有关资料,近几十年来我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了解学生已有的对沙尘暴现象的认识。问:你们见过沙尘暴现象吗?有哪些现象?
    二、新授
    1.了解沙尘暴天气的主要现象。
    (1)出示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图片,或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课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
    (2)分小组汇报并归纳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有哪些主要现象,并在全班汇报。
    (3)全班归纳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主要现象。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沙子,空气相当混浊;车上、建筑物上、人的身上到处落是的沙子;天气灰暗,看不见阳光,影响人的行走和交通,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2.探险究沙尘暴现象形成的原因。
    (1)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并在小组内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2)全班汇报: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干旱的沙质裸露地表;空气易受热,形成冷暖空气的上下对流;强风的作用……
    3.探究沙尘暴对人类人危害。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沙尘暴对了类有哪些危害?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资料片,让学生充分了解沙尘暴对人类的危害。
    (2)了解近几十年来我国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情况: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
    (3)学生探究活动:绘制简单的图表,并展示学生绘制的图表。
    (4)学生活动:根据所绘制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曲线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80年代以来,次数明显增多;沙尘暴的强度越来越大;土地沙化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5)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分析及自己对沙尘暴现象的亲身体验进行讨论:沙尘暴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沙尘暴所到之处,造成土壤风蚀,植物破坏沙尘暴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大气严重污染,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交通,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
    4.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学生猜想,并在小组内收集大家的意见,并将猜测的原因填写在表中。
    (2)学生探究原因: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填入上表。
    (3)全班汇报总结。
    5.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师:面对沙尘暴现象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分小组讨论,并收集意见。
    (2)全班汇报讨论。
    (3)总结:植树造林,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将已经开垦成农田的土地还原成草地、山林,恢复生物保护带,在沙漠土带科学种树,建立生物屏障;有计划地发展畜牧业,不要过度放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课后扩展:课后小论文
    面对沙尘暴现象日益频繁的现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4-25 23:49:5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3 18: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