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0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三、凸显实践性,追求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和谐
1.考察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情况。
题例5:
有人在“阳光体育运动”活动中,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1)我这样理解这句口号的意思:
(2)我也想给学校正在(或即将)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献计献策。
我设计的活动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口号设计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如果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就会有益于今后长期的工作,有益于每个人一生的生活;“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感受快乐,可以增强体质】
让语文和生活手拉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是语文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题例5的问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这不是考试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学问,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2.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情况。
题例6: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了,你想在送给母亲的贺卡上表达对母亲、母爱的赞美。如果引用成语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引用诗句来表达,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来表达,可以是:──( )
【参考答案:情深似海、恩重如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题例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试题根植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突出了真实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考查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注重综合性,追求考试
命题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和谐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课程。语文素养的内涵是综合的,它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语文课程的目标是综合的,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因此,一份优秀的语文试卷,一定追求考试命题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和谐。
1.综合考查语文素养。
题例7:看到电视中的“红楼梦中人”──重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演员海选活动,我就想起了在课本中与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小说的亲密接触。
(1)我能根据课文《景阳冈》的内容,写一副对子:石猴水帘洞称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课文《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补充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参考答案:武松景阳冈打虎;诸葛亮、曹操】
题例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情出发,对学生的考查至少包括:积累方面──积累与名著相关的语言材料;感悟方面──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所作所为;运用方面——掌握对对子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
2.综合考查三维目标。
题例8:读《荔枝》,让我对母爱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母爱,是母亲精心清洗的一盘沙果;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母爱,是看到荔枝时的一声嗔怪;母爱,是端走沙果时的那份看似不经意】
学生要想答好这道题,至少需要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第一步:看例子,把握特点──从内容而言,是关于母爱的感受;从形式而言,是描述母爱的具体表现;第二步:开“箱子”,调动积累──从脑海中回顾课文中洋溢着母亲浓浓爱意的种种感人的细节;第三步:动脑子,进行表达──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围绕印象最深的人物细节,再仿照例子进行具体表达。于是,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成了学生习得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又受到了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撞击。
五、关注整体性,追求课内
学习与课外发展之间的和谐常言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因此,当前的语文考试命题关注整体性,既重视检查学生课内学习的情况,也重视检测学生课外学习的状况,追求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之间的和谐。
题例9:联系《长征》这首诗填空。
(1)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读着这两句诗,我的眼前就似乎浮现出了红军长征途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大战役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3)有人说,长征是播种机,是啊──当年,它给中国人民播下了万众一心的种子,播下了走向光明的种子;今天,它给我们小学生播下了_________的种子,播下了____________的种子……
(提个醒:写写长征精神对我们小学生的意义)
【参考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艰苦奋斗,挑战困难】
题例9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促进学生将课内和课外所学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在积累、感悟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情感教育。
六、彰显灵动性,追求学力
评价与学生差异之间的和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考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当前的语文考试命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力评价与学生差异之间的和谐。
1.在自主性试题中适应学生差异。
所谓自主性试题,即让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内容来答题,以适应学生经验多样化、答题个性化的需要。
题例10:
同学们,最优秀的人是谁?是自己!优秀,可以表现在方方面面:学会自立,学会自强,学会自信,学会合作,学会交往……为了做一个优秀的自己,你一定努力过,实践过,尝试过……那么,从自己这么多的经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让大家认识一个优秀的你吧!作文题目自己定。
题例10属于话题习作,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习作训练,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每位学生我手表我心,我心表我情。这样的自由化习作,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教学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