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班计算活动观摩课《智勇大冲关》评课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00:0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这堂课中,幼儿与教师间的互动较好,教师的讲与幼儿的操作交互进行,给予幼儿自主参与的机会。教学流程清晰,注意唤起幼儿的先前经验。但仍有几个需要老师注意与思考的问题:

    一、 目标 “能根据7的组成方法,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不仅有组成,还有分解),从幼儿的表现上看,幼儿对7的组成、分解,6以内的减法非常的了解,很容易就根据教师的提问列出相应的算式,因此整节课把重点放在这一目标上对幼儿的经验提升帮助较少;而从幼儿最后的自我操作环节表现上看,幼儿虽很容易列出算式,但对减法算式的意义并不是很理解,因此我认为这节课的目标应定为“理解7的减法”。

    二、 做好幼儿的新旧知识点的过渡。理解7的减法的逻辑顺序应是:理解7的分解组成——理解7的加法的意义——6以内的减法——理解7的减法。按照这一逻辑去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并以此设计教学游戏与环节,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螺旋上升的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层层递进。

    三、 教师要利用好提问三部曲帮助幼儿经验提升与归纳,多问为什么?如第三关“吃水果”,幼儿列出算式来,教师可以问:“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等,帮助幼儿去理解算式及减法的意义。

    四、 第五关的分组活动,由教师指定幼儿来进行分组,出现了某些幼儿“不想玩”某些材料的声音,因此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要考虑怎么分组才是最合理的,同时材料的高低分层出现了颠倒。数学的学习有三个水平:动作水平感知——表象水平理解——概念水平应用。教案中高水平:“小刺猬摘果子,幼儿通过自己摆弄果子,列出相应算式并初步用语言描述简单应用题”这应该处于表象水平;而中水平“看图列算式”应该上升到概念的水平。

    最后,还想说数学的学习要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游戏或内容都能很好的帮助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才是关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00:04:10 | 只看该作者
大班计算活动《智勇大冲关》课后评析


《智勇大冲关》作为一节常规的数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通过观摩和研讨,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活动过程中的思考:
在活动中,教师预设的目标为:能根据7的组成方法,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能用推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了达到目标,教师创设了冲关的游戏情境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精心的设置了,“对号入座”——“听鼓声做动作”——吃水果列算式——游戏“抢椅子”——操作活动,这五个关卡来开展。从教师的设计思路来看,教师是想以复习——新授——游戏运用——操作巩固这一层层递进的方式去引导幼儿学习。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发现还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第一关:“对号入座”,此环节的作用是什么呢?与本活动有没有实际的联系,如果是复习,可不可以与第二关合并开展?第二关,“听鼓声做动作”,此环节为复习7的组成和加法唤醒前期经验。教师设计了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增加了趣味性,但是在游戏时,教师应该注重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做对了相应的次数,而不在于动作的多样性,而且此环节的设计很难关注到个别幼儿。第三关,“吃水果列算式”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是新授内容。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以请幼儿吃水果的行动操作和图卡的直观演示来帮助幼儿学习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吃水果并不是每一个幼儿的亲身操作体验,老师只是请个别幼儿品尝,同时,又没有及时地用语言描述和设计提问去帮助幼儿理解,没能帮幼儿理清思绪,而且,图卡演示时又没有把吃掉的这一部分演示出来,缺少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幼儿其实是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第四关,游戏“抢椅子”此环节教师的本意应该是是为了将7的减法应用到生活游戏中,寓教于乐,非常好。但在游戏时,教师没有非常清晰地把游戏过程提炼成问题抛给幼儿解决和应用,幼儿的任务不明确。第五关,幼儿操作活动。此环节,教师能根据幼儿的水平差异提供两个层次的丰富的操作材料,但却忽略了材料的适宜性和针对性,反而干扰了幼儿的活动。
归纳分析:
1、教师预设的目标为能根据7的组成列出7的减法算式和运用推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是在活动中,这两点都没有充分体现出现。教师并没有指导幼儿运用7的组成列算式,对于生活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教师对目标的定位还没把握好,设计思路没有深入围绕目标服务。
2、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学习特点采用了游戏和情境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习。但是指导过程中,教师主导的过多,一直在牵着孩子走,没有给孩子更多的探索和思考空间,给幼儿抛出问题的机会很少。幼儿的学习应是在反复的实践操作体验中建构起来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直很被动,与老师的互动不够激烈。
3、教师忽视了语言描述和表达在加减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即应用题的运用。在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以表象为依托的口述应用题对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和数量关系以至运算符号和式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无论是实际的操作,或是直观的演示,教师都应该伴随过程的描述和提问,使之成为一个题目,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帮助和促进幼儿思考、理解和解决,从而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对教具的合理使用没有进行深入的考虑。图卡、题卡的出示、摆放逻辑性不强,归纳不够清晰。
5、游戏的设计和材料的提供没有考虑到对孩子真正的意义。有些游戏对目标的达成是没有帮助的,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材料追求丰富,目的性却不明确,幼儿难以操作。
建议:
一、对活动目标进行调整。学习减法的目的在于能够充分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进行列式和运用。其意义在于理解和运用,至于用什么方法和形式去帮助理解是需要教师根据孩子的经验去设计和选择的。对于原方案中的单纯的“根据7的组成,列出7的减法算式”这一目标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注意条件词“根据”而不是“运用”)对幼儿现有的水平来说是很难达到的。数的组成是学习加减的基础,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数的组成去理解加减法,但是要直接根据组成列式,那是非常抽象的。幼儿学习加减的发展过程是:具体水平——表象水平——抽象水平。孩子要达到第三个水平需要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对加减的充分理解。
所以建议将目标该为:
1、学习7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依题意列出减法算式。
2、能尝试运用7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运用直观和表象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的主要手段。在设计思路方面,可根据幼儿学习加减的发展过程和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直观应用题描述到口述应用题的过度去唤醒幼儿的表象,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减法。
三、在教学方法上,以幼儿操作、思考为主,教师主要担当问题的抛出者。
四、材料的提供以简单方便为主,目标明确,易于操作。


附:我的调整方案


学习7的减法
目标:
1、学习7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依题意列出减法算式。
2、能尝试运用7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准备:
1—7的数卡和减号、等号卡片人手一套,小瓶盖人手7个,小筐,球筐1个,报纸球7个,看图列式大图卡6张
过程:
一、复习7的组成
——教师出示1—6的任意数卡,请幼儿出示相应的数卡和老师的数字合起来是7。
二、学习7的减法
(一)、翻、扣瓶盖并列式
1、幼儿依教师要求翻扣瓶盖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操作
(2)教师描述操作过程,归纳问题,请幼儿回答。
师:原来有7个扣着的瓶盖,翻开1个,还剩下几个没有翻开?
幼儿:6个
师:怎么知道的?扣着的瓶盖是变多了还是少了?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
(3)请幼儿用数卡摆出算式。师在幼儿操作后在黑板上演示摆出正确的算式,并讲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幼儿自由操作瓶盖并摆出算式,师指导,总结归纳。
(二)看图列式
教师出示图卡,描述应用题,请幼儿摆出算式,并说明所表示的意思。
三、游戏“投球”
每次请7名幼儿上来投球,根据进球情况,师口述应用题,请幼儿解答,并引导幼儿口列算式。
四、抢答游戏
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解答并口列算式。
五、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00:04:27 | 只看该作者
3月10日上午,我们省园本教研听评课中心组成员一行到海口市委机关幼儿园听取了该园的一节大班常规数学活动《智勇大冲关》(学习7的减法),课后中心组成员对该活动进行了评析。在此,我也结合活动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谈谈我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一、优点

1、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基本上涵盖了情感、知识和能力,符合《纲要》要求。

2、教师的准备很充分,既有实物又有图片,教具的制作也很精美。

3、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能很好地展示了活动的基本步骤,即复习7的分解组成、加法—学习7的减法—巩固7的减法—迁移7的减法等。

4、能很好地创设情境,并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学习。

5、教学方法多样,体现数学教学特色,如演示法、游戏法、体验法和操作法等。

6、能较好地采用个别、集体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二、不足

只要是真实的课,就会存在遗憾,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具体如下:

1、教学目标方面。尽管本次活动目标基本上涵盖了情感、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但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活动的特质来看,还不够贴切,尤其是目标3“积极参与并感受学数学的乐趣”,这一目标有点空泛,针对性不是很强。

2、教学程序方面。本次活动展示了基本的教学步骤,但活动各环节没有紧扣教学目标(目标2),而且各环节之间的层次是并列的,没有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幼儿认知特点。再且,在每一环节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梳理、小结、归纳,也没有做任何有针对性的评价,幼儿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经验。

3、教学策略方面。本次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了演示法、体验法、游戏法和操作法,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比如,在“听鼓声做动作”中,大部分幼儿都囿于做动作而忘记了做动作的真正目的,存在着“仅为游戏而游戏”的的倾向;在第二关“吃水果列算式”中,教师的演示和幼儿的体验只是局限于个别幼儿,这很难调动全体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最后的操作环节,由于提供的操作材料不够精细,老师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绝大部分的幼儿很难完成操作,达不到操作的目的。

4、师幼互动方面。数学活动重在亲身体验和感受而不是靠教师传递,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意识过强,幼儿机械学习,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如(1)在第一关“对号入座”环节,幼儿已有6以内数的分解组成和加减法以及7的分解组成和加法知识,是否“对号入座”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检查或同伴互查而没必要让老师亲自检查。(2)在分组操作环节,选择“小刺猬摘果子”还是“寄信”,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以给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较多,幼儿的活动较少;幼儿集体回答较多,个别回答较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很少,达不到良好的师幼互动。

5、教学效果方面。学习7的减法是本活动的重点,作为新的学习内容,教师没有很好地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去突破,这不利于幼儿对新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原有经验的提升,很难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建议

1、教师的教态应更加亲切、自然大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2、在材料的提供上应体现目的性、层次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将知识的传授与幼儿的发展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不知道对与否,希望大家指正,也希望我们大家能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学习与交流中共同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00:04:3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中心组成员的评析和个人的想法,我对本次活动的设计进行了一些修改,具体如下: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7的减法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7的分解组成方法进行7的减法运算,进一步理解减法意义。

2、能在生活中运用7的减法。

3、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提高学习运算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每张椅子上标有 数字1--7牌号,备用椅子7张。

2、7的所有组成、加法、减法卡片。

3、6盘每盘数量为7个(块)的6种水果。(实物和图片)

4、幼儿操作材料:饼干图(7块一份,有颜色、形状、大小之分)人手一份

三、指导要点
1、通过游戏、操作法和体验法学习7的减法。

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四、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7的组成分解

(1)游戏“找朋友”复习7的组成,如:老师边出示“2”边拍手说:“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答:“我是5,你的朋友在这里。”以此类推。(还可以报数的形式进行复习,如一个(组)幼儿说:“我报3”,另一个(组)幼儿说:“我报4”等。)

(2)列出7的组成式,知道7有6种分法。

2、初步感知学习7的减法

(1)吃水果列算式。老师:“小朋友们的表现很棒,现在老师请你们吃水果,每一种水果都有7个(块),吃完水果后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教师分别请幼儿吃一块、两块……六块水果,教师帮助幼儿列出第一、第二组算式,引导幼儿用推理的方法列出其他四组。

(2)教师在背景图上演示图示和算式卡片,并用应用题的方式对算式进行归纳。(重点强调:“吃掉了”、“还剩下”等字眼,加深幼儿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3、进一步学习7的减法

(1)出示饼干图,让孩子观察根据饼干的大小、颜色、形状特征列出7的减法算式。(教师提示:请你们根据饼干的不同特征列出7的减法算式)

(2)与幼儿讨论、分析:“你是根据饼干的什么秘密列出减法算式的。”

(3)教师将幼儿列出的式子张贴出来与幼儿一起验证,并让幼儿寻找、发现减法规律:被减数不变,减数递增差递减、减数递减差递增。
4、游戏:“抢椅子”,在游戏中运用7的减法。

玩法:每次请7个小朋友玩游戏,教师控制椅子数量,分别淘汰1—6名小朋友,引导幼儿用7的减法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评价要素

1、能否根据情境、图示理解7的减法。

2、能否运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六、建议

将饼干图和7的减法式子投放在操作区,让孩子继续巩固复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7 0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