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观摩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23: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成长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时受到启发,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词句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本文中的一些历史事物的名词如帝国主义列强、租界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难以理解和接受,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幼稚偏激的言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读八个生字,会读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新词,联系背景来领会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悟周恩来的爱国热情。
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23:0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2 23:02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那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5、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汇报。


让学生巩固将课文分段




三、学习生字生词





指名读生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读生字

学习并理解生字词,扫清学问是的障碍。

四、学习第1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指名回答问题
2、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

自由度第一自然段

利用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




六、学习第2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那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2、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的?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中国人受到欺辱的沉痛之情。



七、学习第3部分





看到这一切,周恩来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呢?
周恩来读书目的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大家思考:周恩来在想什么?

自主理解课题含义



八、拓展总结、升华感情








1、读最后一自然段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周恩来做了哪些贡献?
3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总结全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板书设计

伯父说
中华不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亲眼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23:01:3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如果本文只限于对中华不振的了解,仅限于对那段历史的拷问,仅限于对周恩来离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钦佩,那本文的教学就是不完美的。慕贤、明理的目的的是导行。让学生从心底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就是这节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目标。为激发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我从三方面着手:
1、解读“中华不振”,让孩子们体会中华不振。
2、研读周恩来让孩子们心有所向。
    3直面现状让孩子们与对话中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20: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