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建模;会用函数式表达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感受数量之间相依变化的状态和趋势,体验分割逼近的方法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
| 引导学生感受课题学习这种全新的探究学习方式; 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建模,会用函数式表达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
| 感受数量之间相依变化的状态和趋势,体验分割逼近的方法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
| 一张边长为任意长的正方形纸片,剪刀、直尺、透明胶、计算器、课件。 |
|
| | |
| 教师给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明同学在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承担了一项任务,用正方形的纸制作无盖的长方体形盒子盛瓜子,他想知道怎样制作盛的瓜子最多! | |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 1.学生用正方形纸片制作无盖长方体形盒子;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和初步的研究成果; 3.发现容积与小正方形的大小有关。 | 师:引导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制作无盖的长方体形盒子。鼓励说生说一说,试一试。 学生活动: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 1.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2. 2.老师展示学生制作的一些盒子:如四边高低不等的;底面不是长方形的等。这些都不符合要求。 3.引导学生说出:剪掉的四个角是大小一样的正方形。 4.同学们举起自己制作的盒子互相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 5.老师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盒子,并用动画演示长方体盒子的形状大小与剪掉小正方形边长有关系。 | 让学生通过画、剪、折等亲自动手操作活动,感受纸盒的长、宽、高和原来的纸片的边长以及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表示长方体的体积扫清了障碍,初步体会到剪下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对长方体的体积有较大的影响,学生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
三.建立数学模型: 1.教师明确要求; 2.学生小组探究; 3.小组展示结果。 | 师引导: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剪掉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用a和x来表示这个无盖长方体的体积V. 1.请各组展示结果,选一名代表为大家讲解 的理由; 2.明确v随x的变化而变化。 | 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的方法;为下一步分割逼近寻找最大值做准备。 |
四.合作探究,分割逼近 1.合作探究,分割逼近:引导学生观察式子,探究x取什么值时,v最大? (1)取x的整数值计算v的值,并观察v的变化,找到最大值. (2) 讨论v最大时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重复上面过程,分割逼近 。 2.阶段小结:用几何画板演示所得无盖长方体形盒子的体积随小正方形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全过程,同学们得出结论 | 师:若a=20cm,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先取哪些值计算v的值? 生: x的取值可在0cm至10cm之间,为方便计算,x取整数1到9计算v的值。 师:指导小组合作列表,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生:得出当x=3时,v最大。 师:引导学生思考:x取什么值时,v最大? 应有3种情况:当x=3时,v最大;在整数点的左边v最大;在整数点的右边v最大。 生:计算x=2.9,x=3.1时v的值,综合前面得出结论,v取值在3到4之间v最大. 师:指导小组合作,计算观察 生:得出当x=3.3时,v最大;得出当x=3.33时,v最大 引导学生说出v随x的变化的具体情况,明确当x逼近 时,v变大。这个过程可以永远做下去,v的值在增大,无限逼近一个特定的值。 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形成结论: 1.若a=10,当x= 时 ,v最大;若a=30, 当x= 5 时 ,v最大;若a=50,当x= 时 ,v最大;…… 2.若正方形纸片边长为a,当 时,v最大,v最大值为 | 探究当x取什么值时,v的值最大,归纳出结论;体会分割逼近的思想;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
五.猜想、验证、归纳: 1.将问题一般化; 2.将结论一般化 | 熟悉强化探究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不完全归纳,把问题一般化,结论一般化。 |
| 师:现在谁能帮小明解决问题呢? 生:先量出正方形的边长,在四角剪去四个六分之一边长的正方形就可以制作符合要求的盒子了。 | |
[url=]七.回顾与反思[/url] 1.要解决怎样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还有什么疑惑? | 师生交流互动,我的收获是……,我还感到疑惑的是…… (学 | |
| 1.自己任取数值验证课堂上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2.思考:如果把正方形纸片换成矩形纸片,结论又如何? | |
| | | | |